作者:王 靖 國家癌癥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 教授 主任醫師 博士研究生導師
審核:王仲照 國家癌癥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 副主任醫師 副教授
人們對癌癥的恐懼,往往是避而不談,總是得了病才開始焦急地問東問西。然而,對于疾病,預防遠比治療重要得多。乳房是器官,是性征,是美麗,可乳腺癌讓很多女性活在痛苦的深淵中,那女性應該如何科學保護乳房呢?
健康的飲食
在保證飲食均衡、健康的基礎上,女性朋友可以適量攝入富含微量元素的食品,并根據身體情況適當增加或減少脂肪的攝入。礦物質中的硒和鉬有抗癌作用,含硒的食品有蘑菇、大蒜、洋蔥、小米、玉米等;含鉬的食品有黃豆、扁豆、蘿卜等。可以適當多選擇具有輔助抗癌作用的食物,如海藻、紫菜、胡蘿卜、香菇、木耳、豆類、黃花菜、蘆筍等。注意改善飲食習慣和烹調方法,不吃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食物,燒焦、煙熏、腌制及高鹽的食品。減少濃茶、酒精、咖啡等刺激性飲品的攝入,同時盡可能戒煙并遠離二手煙,這對乳房健康非常重要。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良好的心態
現代女性承擔著家庭和工作的雙重壓力,除了健康飲食外,女性朋友還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保持愉快的心情。盡量保持積極陽光的生活態度和穩定的精神狀態,避免情緒大起大落。
在此和大家分享一個我常用的小技能:當遇到令人煩悶、憂慮、氣憤或其他各種不開心的事情時,我會選擇玩一會兒自己喜歡的游戲,或者放下手機、離開電腦,找人聊聊天、出門走走,或者做一些自己喜歡并且擅長的事,這樣很快就能平復情緒了。
規律的作息
有些女性朋友經常熬夜加班或看影視劇,其實保持規律的作息,早睡早起,對我們保持身體健康非常重要。
適宜的體重
由于肥胖可刺激脂肪細胞釋放更多的雌激素,雌激素的升高又與乳腺癌的發生、發展相關,所以保持健康的體重對于女性朋友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標準體重計算法在女性為:[身高(cm)-70]×60%=標準體重(kg),標準體重±10%為正常體重;標準體重±10%~20%為體重過重或過輕;標準體重±20%以上為肥胖或體重不足。比如一位身高160 cm的女性,標準體重為(160-70)×60%=54(kg),正常體重范圍是48.6~59.4kg。如果體重低于48.6 kg或者高于59.4 kg就是體重過輕或過重;如果體重低于43.2 kg或者高于64.8 kg就是體重不足或肥胖。
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計算結果,用健康的方式,如適量運動、健康飲食等,有目的地將體重調整至適宜范圍。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合適的內衣
內衣的材質、松緊度及穿著時間共同影響著乳房附近的淋巴回流情況。人體85%的淋巴液都將流經乳房,流入腋下淋巴結,過緊的內衣及外衣將阻礙淋巴回流,影響體內毒素的清除。此外,穿著內衣還可使體內褪黑素水平下降60%,而褪黑素是調節睡眠周期的重要激素,它被證明有抗癌作用。
盡管有爭議,但國外有研究顯示,發生乳腺癌的概率隨著穿著內衣的緊度和時間增加而增加,每天24小時穿著內衣的女性比每天穿著時間小于12小時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高。因此,在這里建議大家穿著材質舒服、松緊適宜的內衣,睡前可以輕柔按摩乳房5~10分鐘以促進血液循環和淋巴回流。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適當補充維生素D
已有研究證明,維生素D可在一定程度上預防乳腺癌的發生。補充維生素D最健康、安全的方法就是曬太陽,但是所有的事情都要有個度,我們要在不曬傷自己的前提下適當沐浴陽光。除此之外,大多數人需口服補充維生素D配合,建議每天口服5000~10 000 U的維生素D,使其水平維持在50~70ng/ml。
慎用雌激素及其制品
女性朋友要盡量避免激素類藥物對乳房的影響。盡管口服避孕藥所含激素量很低,但長期服用仍會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險性。選擇合適的避孕措施能夠避免意外妊娠對乳房的刺激。
一些即將絕經或已經絕經的女性朋友可能因為一些身體不適或為了保持皮膚的滑嫩而或多或少地服用一些雌激素及其制品。研究表明,對于絕經后女性,激素水平增加與乳腺癌風險增加有關,絕經期激素替代治療與乳腺癌之間也存在著因果關系。“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然而激素的使用一定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乳房自我檢查+乳腺癌篩查
平時應該選擇固定的時間進行乳房自我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到醫院就診。根據國內外醫學指南以及醫生的臨床經驗,建議20歲以上普通女性定期到醫院進行乳腺癌篩查;乳腺癌高危人群需縮短篩查間隔時間,這有助于乳腺癌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
婚姻
很多女性在各種學習、工作壓力的影響下不得不推遲結婚生育年齡,甚至選擇不婚或不生育,這些處理方法不利于乳房保健。正確處理婚姻、生育也是乳房保健的重要內容(乳腺癌的發生與獨身、結婚晚、不生育、不哺乳或初產年齡大等因素密切相關)。
研究表明,隨著醫學研究的發展和醫療技術的進步,一部分癌癥是可以預防的。女性朋友應該提前了解和乳房相關的健康知識,學會科學保護乳房、科學預防癌癥,這是遠離癌癥的重要途徑。
腫瘤的“三級預防”
第一級預防:又叫病因預防。其目標是防止癌癥的發生。采取預防措施,并針對健康機體采取加強環境保護、適宜飲食、適宜體育鍛煉,以增進身心健康。
第二級預防:又叫臨床前期預防、“三早預防”。目標是防止初發疾病的發展。采取“三早”(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措施,以阻止或減緩疾病的發展。
第三級預防:是已經明確腫瘤診斷的患者在臨床期的預防或康復性預防。目標是防止腫瘤病情惡化,防止殘疾。采取多學科綜合診斷和治療,正確選擇合理甚至最佳的診療方案,以盡力恢復功能,促進康復,提高生活質量,甚至讓腫瘤患者重返社會。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