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麗清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 副主任醫師
審核:劉風華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 主任醫師
生命的誕生充滿了神秘感,非常神奇。孕期的媽媽們,從備孕的那一刻起,就時刻關注著身體的變化。尤其是懷孕期間,肚子里的寶寶會隨著媽媽身體的變化而一天天成長起來。
妊娠是女性特有的神奇而偉大的生理過程。一個新生命的降生,伴隨著女性艱難的孕育過程。那么,妊娠期女性有哪些身體方面的變化?妊娠又是一個怎樣的過程呢?
(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一、女性懷孕的過程及身體變化
正常的妊娠是指男女同房之后,男性的精子進入女性體內與卵子相遇、結合,形成受精卵;再經過輸卵管的輸送之后,返回到子宮腔“安家”,不斷發育、長大成胎兒,直至分娩。整個妊娠時間約280天(40周左右);在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三個時段,女性的身體都會發生奇妙的變化。
有性生活的女性,如果平時月經周期很規律,突然發現月經未能如期而至,就要留意是否是懷孕了。由于個人身體狀況不同,有些人出現胸脹、頭暈、惡心、嗜睡、厭食、嘔吐等情況,這些都是早孕的表現。從這個時候開始,女性的身體就開始悄悄發生變化了。
女性整個妊娠過程復雜而精密,受到下丘腦-垂體及卵巢構成的神經內分泌系統的精密調控。這個系統在醫學上稱為“HPOU軸”,即下丘腦(H)-垂體(P)-卵巢(O)軸,此外還有子宮作為這個內分泌系統的效應器官擔任著孕育生命的重要角色。
這個系統相當于成立了一個公司。其中,下丘腦是公司的最高領導,垂體是中層領導,卵巢相當于生產線,而子宮就是消費者。子宮作為卵巢生產的產品的效應器官, “消費”著卵巢生產的產品,主要表現為子宮內膜的周期性變化。
(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如果想成功懷孕,首先,女性的卵巢能夠提供成熟的卵子,這是妊娠的基礎。同時,還需要男性提供足量的、有活力的精子,以及雙方共同合作規律的性生活,特別在排卵期時。
整個妊娠期,母體的各個系統會隨著胎兒的生長,發生相應的生理變化和功能調節,以滿足胎兒的生長發育和分娩的需要,同時也為產后哺乳做好準備。
孕早期隨著人絨毛膜促性腺素的不斷升高,不少女性容易出現妊娠反應,最常見的是惡心、嘔吐、厭食,有些女性的反應比較明顯,如果孕吐嚴重且無法進食,可能出現水、電解質紊亂,這時就需要及時就醫。
隨著懷孕月份的增加,乳暈逐漸變深、變大,乳房也逐漸增大,腹部正中出現深色豎紋,下腹部可能出現妊娠紋等。最明顯的變化是腹部,在孕中、晚期,胎兒已經成形,此時女性的腹部會變得越來越大。
二、胎兒在子宮安家的歷程
那么,肚子里的寶寶是如何孕育的呢?
首先,來了解下卵泡是如何長大及排卵的?
在一個正常月經周期中,經期女性體內的雌激素水平很低,下丘腦這位CEO就會直接作用于垂體,發出指令,讓垂體分泌促進卵泡生長的卵泡刺激素,一般僅升高數天。短暫升高的卵泡刺激素一般只能讓卵巢中小卵泡簇中最后一個佼佼者長大并成熟。這個卵泡最后在黃體生成素的作用下,進一步成熟并排卵。
排卵后,孕激素使得增生期的子宮內膜轉化為分泌期,為胚胎著床及繼續妊娠做準備了。
現在來看看,精卵是如何相遇并形成受精卵的呢?
性生活后,男子射入女性體內的精子要與女性排出的卵子相遇,就需要由輸卵管及子宮搭建的“鵲橋”來幫忙了。
排出的卵子被輸卵管傘端撿拾,并運送至輸卵管壺腹部,等待與精子相遇。男子在射精后,大批精子進入女性陰道,其中有部分的“精壯部隊”能夠游進子宮頸,穿越子宮腔,最后到達輸卵管壺腹部。此時便能與等待的卵子相遇,完成受精,形成受精卵。
在輸卵管壺腹部形成的受精卵,在輸卵管運送過程中不斷分裂,從1個細胞分裂成4個、8個、16個……從卵裂期胚胎到桑葚期胚胎,再到囊胚期胚胎。大約在排卵后第5~6天發育成囊胚階段的胚胎到達子宮腔。此時,如果子宮內膜準備充分,并與囊胚發育同步,兩者“對話良好”,胚胎將著床。
胚胎著床后,將繼續發育至臨床妊娠階段(通過B超可以看到孕囊),順利的話,再過9個月胎兒就足月分娩了。
至此,這個神奇的妊娠過程就圓滿完成了。
三、妊娠的關鍵詞:同步性
綜上所述,美妙的妊娠過程,離不開各個器官的相互配合。尤其重要的是,需要丘腦-垂體-卵巢-子宮通力合作,關鍵在于各個器官內分泌及功能之間的“同步性”。
正常的妊娠需要女性生殖內分泌系統中的下丘腦-垂體-卵巢-子宮的精密調控、相互合作來完成,其關鍵在于這四者之間的“同步性”,其中最核心的是胚胎與內膜的同步性,通俗地說,即“種子”與“土壤”之間是否發育同步。例如,有些高齡或卵巢功能差的女性,在經期或月經干凈后很快就排卵了,可這個時候子宮內膜的發育階段并不能滿足胚胎著床的條件,因此,卵子發育與內膜的發育“不同步”,那將難以懷孕。同步性的問題,是妊娠過程中的核心難題,對于它的研究也一直是該領域的熱點和難點。
(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孕育期是一個偉大而奇妙的過程,懷孕期間,女性身體會發生多個方面的生理變化。孕媽媽們通過了解妊娠期有關知識,做到合理的應對及適應,相信一定會有一個快樂的孕育體驗,并擁有一個健康的寶寶。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