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想保持永遠“年輕貌美”,但歲月終究會在身體上留下痕跡。雖然我們無法阻止衰老的發生,但卻能通過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的干預減緩衰老的進程。

衰老不僅僅能體現在面容上,身體的各個器官都需要精心呵護。想讓衰老來的慢一些,本文提到的6個飲食上隱藏的“老化劑”就都得注意啦!

  1. 心臟“老化劑”: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是在植物油氫化改性中產生的一種不飽和脂肪酸,雖然是不飽和脂肪酸,但卻對身體有害,甚至比飽和脂肪酸的危害更大。

反式脂肪酸的性質結構比較接近飽和脂肪酸,在攝入等量的情況下,反式脂肪酸的危害卻要比飽和脂肪酸高2.5~10倍。過多的攝入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會升高體內的“壞膽固醇”水平,降低“好膽固醇”水平,進而增加患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病、冠心病、心肌梗死以及心臟性猝死等疾病的風險。[1]

所以,《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天反式脂肪酸的攝入量應不超過2克。

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常見于:餅干、糕點、油餅、油條、膨化食品、咖啡伴侶、方便面、速凍食品、奶茶等食品。

要想避免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建議在購買之前仔細看看包裝上的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配料表中含有植脂末、奶精、起酥油、人造奶油、人造黃油、氫化植物油、精煉棕櫚油、植物奶油、代可可脂、人造酥油等成分的都可能會含有反式脂肪酸。

在營養成分表中可以看到食物中具體含有的反式脂肪酸含量,比如下圖這款奶油味餅干,100克下肚,攝入的反式脂肪酸就超標了。

▲圖:電商平臺

不過,現在大多數產品的營養成分表中反式脂肪酸含量都標注的是“0”,這是因為當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0.3%時,就可以在包裝上標注“0反式脂肪酸”、“零反式脂肪酸”、“不含反式脂肪酸”的字樣。[2]不過,這只能說明含量低或沒有,而不意味著絕對沒有。要想盡量減少反式脂肪酸的攝入,還是要少吃為好。

▲圖:電商平臺

另外,植物油中也會含有反式脂肪酸,特別是經過反復高溫后的植物油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更高。因此,日常烹調要注意烹調油用量控制在25~30克,少高溫油炸,也別等油燒的冒煙了才開始炒菜。

  1. 肝臟“老化劑”:酒精

過量飲酒有害健康,特別是對肝臟的損傷最大。人體通過飲酒攝入的乙醇有90%以上都需要在肝臟分解代謝,本來肝臟就是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工作”壓力比較大,還需要去代謝乙醇,相當于加班工作了。

長期大量飲酒乙醇及其代謝產物乙醛乙酸對肝臟有很大的損害,并能降低肝臟對某些毒物的解毒能力,導致肝臟發生病變。[3]

國內外也有不少研究表明:對于經常喝酒的人來說,肝臟是最主要的受累器官,承受著很大的負荷,易導致酒精性肝損傷。據估計,全球約有2000萬人存在過量飲酒問題,其中10%~20%有不同程度的酒精性肝病。[3]

所以,要想肝臟健康,最好別飲酒,如果實在要喝那就控制好量,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無論男性還是女性每天的酒精攝入量最好控制在15克以內,大約相當于450毫升啤酒、150毫升葡萄酒、50毫升白酒、30毫升高度白酒的量。

▲圖:《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2022版》

還得做到別空腹飲酒,喝酒之前吃點主食,可以延緩酒精的吸收速度;也別和碳酸飲料一起喝,避免碳酸飲料中的二氧化碳加速酒精吸收入血,醉的更快;也不要和咖啡一起喝,因為咖啡因會讓人產生興奮感,容易喝的更多。

另外,飲酒之后一定要多喝水,可幫助身體代謝酒精。

3.皮膚和牙齒的“老化劑”:添加

很多人都喜歡吃甜食,因為它可以刺激多巴胺的分泌,讓人倍感愉悅!但甜食吃的多不僅會傷害牙齒的健康,還會加快人體的衰老進程。

糖分會給口腔中的細菌提供“舒適”的生長繁殖環境,細菌和糖聯起手來就會逐漸地把牙齒搞“垮”,最后形成了齲齒。可別小看了齲齒,如果不及時治療,進一步會形成齲洞,到時候遇到酸、甜、冷、熱的美食都只能看看或者聞聞了,如果進嘴那就是個“刺激”,疼痛感會十分明顯,更嚴重的還會導致牙齒喪失,咀嚼困難,從而影響進食。[4]

而且,吃太多添加糖會加速皮膚的老化進程。糖最終會在體內分解為葡萄糖,然后才被身體利用。葡萄糖的羧基可以和DNA、脂肪、蛋白的氨基經過一系列的反應生成糖基化終產物(AGEs) ,而AGEs能糖化膠原蛋白、彈性蛋白,加速皮膚的衰老。[5]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的建議,每人每天添加糖的攝入量最好別超過25克。添加糖不僅限于白砂糖、蔗糖、紅糖、白糖、冰糖,很多食物配料表中添加的蜂蜜、果糖、果葡糖漿、玉米糖漿等也都屬于添加糖。

要想保護減緩皮膚和牙齒的衰老,含有這些添加糖字眼的食物都要盡量少吃!

4.眼睛“老化劑”:甜食

過多吃甜食除了會傷害牙齒和皮膚,對眼睛的健康也會造成威脅。

有研究顯示:高糖飲食會增加近視。因為長期高糖攝入會直接影響體內血糖、胰島素、胰高血糖素水平,從而影響多元醇途徑、胰高血糖素信號通路和胰島素信號通路。還會造成體內血糖水平升高,可能通過激活晶狀體多元醇通路而參與屈光性近視。[6]

總之高糖飲食會誘發身體的一系列變化,促進近視的發生發展。

另外,一項關于青少年近視與生活飲食習慣的調查結果顯示:常吃甜食的青少年視力異常率為78.49%,而不吃甜食的青少年視力異常率為57.95%,這可能是因為過多吃甜食降低了血清中維生素D的含量;也可能是因為甜食在消化吸收的過程中消耗了大量維生素B1,產生大量酸性物質導致血鈣降低,還易引起眼內房水滲透壓改變,晶狀體凸出,造成視力模糊。[7]

要想眼睛“老”的慢,也得注意控糖呀!

5.胃“老化劑”:高鹽食物

高鹽飲食的危害可不只是大家熟知的高血壓,胃炎的發生也與高鹽飲食密切相關。

鹽攝入過高會刺激胃黏膜,可能會導致胃壁細胞脫落[8]。而壁細胞是保護胃部健康的屏障,一旦被破壞,會增加罹患胃炎的風險,嚴重還可能導致胃癌。

根據2022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的建議,每人每天鹽的攝入量應<5克。要想延緩胃的“衰老”進程,一定要想辦法控鹽。

控鹽勺可以很好的幫你降低鹽的攝入量,有0.5g、1g、2g、5g,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購買,還有電子控鹽勺,也很方便;做菜的時候建議菜肴即將出鍋的時候再放鹽;做菜可以用醋調味,因為少量的醋能加強咸味的口感;還可以多放些天然調味料,比如八角、香葉、十三香、胡椒粉、花椒、蔥姜蒜等,進而減少鹽的使用量;生活中少吃腌菜、泡菜、黃豆醬、腐乳、臘肉、火腿等含有隱形鹽的食物,做菜放了醬油就少放鹽,10ml醬油約含有1.6g鹽。

另外,購買包裝食品時要看營養成分表,盡量不買高鹽食品,也就是鈉含量≥800mg/100g的食品。

6.食道“老化劑”:燙食

我們的食管很脆弱,最舒服的溫度是10~40℃,50℃~60℃也勉強能耐受,而在65℃以上就受不了,會造成燙傷。但嬌嫩的食道對溫度卻不敏感,即使被燙傷了也沒啥太大的感覺。

所以經常吃燙食對食管黏膜是一種慢性刺激,往往損傷還未修復,就又遭遇“重創”,長此以往會增加癌變風險,容易患食管癌。

因此,超過65°C的熱飲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WHO)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列入了2A類致癌物名單,意思是對人可能會致癌。

要想腸道健康就別吃燙食,也別喝太熱的水。

總結:

雖然我們無法阻止衰老的發生,但卻可以改變生活習慣和飲食,讓自己和家人遠離“催老劑”的傷害,能夠老的慢一點,再慢一點……

參考文獻:

[1]謝上才,江力勤.反式脂肪酸對心血管的危害及機制的研究進展[J].心腦血管病防治,2016,16(02):134-135+139.

[2]GB 28050-2011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

[3]馬新穎. 酒精攝入對肝臟功能及血清氧化應激因子MDA、MT含量的影響[D].華北煤炭醫學院,2010.

[4]中國居民口腔健康指南[J].中華口腔醫學雜志,2010(06):325-330.

[5]周蒙婷, 徐軍, 葉良委,等. 糖基化終產物(AGEs)的形成,危害,抑制手段和功效原料的研究進展[J]. 現代食品, 2019(24).

[6]於亭,宋繼科,畢宏生,解孝鋒.高糖飲食與近視相關信號通路關系的研究[J].眼科新進展,2020,40(08):789-792.DOI:10.13389/j.cnki.rao.2020.0180.

[7]李宏,丁俊杰,顧鑫,楊曉賀,姚亮亮,高雪冬,張茂明,劉偉,邱洪斌.青少年近視與生活飲食習慣的調查[J].黑龍江醫藥科學,2020,43(06):175-176+178.

[8]徐海蓉,徐耀初.飲食因素與胃癌關系的流行病學研究近況.中國腫瘤,2002(02):21-23.

文章由科普中國-星空計劃(創作培育)出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 星空計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