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月明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 副主任醫師
審核:王 剛 四川省婦幼保健院 主任醫師
小麗懷疑自己得了子宮內膜癌,醫生讓她做B超。以前小麗只聽說診斷子宮內膜癌需要做刮宮術,卻不知道做B超也可以。那么,B超真的能診斷子宮內膜癌嗎?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一、常規婦科B超的方式
B超其實就是B型超聲檢查。超聲是超聲波的簡稱,是指超過人耳聽閾的聲波。它沒有輻射,可以在任何組織中傳播,也可以在人體中傳播[1]。
超聲檢查是指超聲檢查儀通過超聲探頭發射弱超聲波進入人體,而人體組織對超聲波的反射波被儀器進行圖像化處理。身體里的器官組織是什么樣,儀器形成的圖像就是什么樣。醫生可以通過對這些圖像的觀察和分析,判斷人體組織的特性。超聲檢查采用機械波原理,沒有輻射、沒有創傷、沒有噪音,沒有檢查時間的限制。即使需要連續檢查,也不會對人體有危害[1],是公認的篩查女性婦科疾病的首選方法,對腫瘤的檢出率也非常高[1]。
超聲分為A型和B型。A型超聲最先被發明出來,它是通過一條線的變化來分析人體臟器是否存在問題。后來出現的B型超聲(B超),則是通過黑白圖像的不同變化,分析、判斷人體臟器的各種疾病[1]。
B超在婦科檢查中的應用廣泛。常規的婦科B超有3種方式.
1.經腹部B超
超聲探頭通過在腹部滑動,隔著腹壁對子宮和盆腔等進行檢查,常在常規體檢中使用,尤其適合未婚或無性生活史的女性。但在檢查前,患者需要憋尿(約300~500 ml),且憋尿的尿量、腹壁的厚度,均有可能影響圖像的清晰度,對于一些微小的病變可能會漏診[1]。
2.經陰道B超
超聲探頭經過陰道插入體內,距離觀察的器官、組織越近,成像越清晰,對子宮內膜病變的觀察更加直觀,能夠識別微小的病灶。而且檢查前不需要憋尿,也不會因為腹壁厚度、多重反射和腸氣等因素影響診斷的準確性,適合所有已有性生活的女性,尤其是肥胖或年紀較大的女性。
3.經直腸B超
超聲探頭通過肛門插入直腸,與經陰道檢查的效果基本相同,適合無性生活史但又需要近距離觀察病灶的的患者,以及經腹部檢查仍不能確診的女性[1]。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二、經陰道B超對子宮內膜癌的診斷和評估
上述3種檢查方式中,經陰道B超能更清晰地觀察子宮內膜的厚度,還可以結合內膜的形態變化進行分析,對發現微小病灶更具有優勢。因此,經陰道B超的確診率和病變的查出率高,是臨床上篩查子宮內膜癌的首選方法。除了監測子宮內膜的癌變,經陰道B超還可以初步判斷子宮內膜癌的病變程度。
子宮內膜癌的肌層浸潤,也就是癌細胞對肌肉層的侵入程度,是臨床上評估、預測疾病發展和結果的指標之一,同時也是選擇治療方案的重要依據。經陰道B超能觀察到子宮內膜、肌層和漿膜層,根據內膜與肌層之間的低回聲暈是否有斷裂,判斷是否發生浸潤、浸潤的深度及是否已擴散至子宮頸管。
早期子宮內膜癌,子宮腔內病灶周圍的低回聲暈是完整的,病灶與肌層界限清晰;中、晚期子宮內膜癌,子宮腔內有不規則的強回聲或減弱回聲區,有的還存在不規則的液性暗區,子宮腔內的病灶與肌層界限不清晰,周圍低回聲暈不完整,可見肌層浸潤。
另外,子宮內膜回聲的強弱也與腫瘤的分化程度有關。如果癌細胞高度分化,組織中腺體數量多,那么超聲會顯示高回聲;反之,就會顯示為不均勻或低回聲。因此,經陰道B超有助于臨床判斷子宮內膜癌細胞的分化程度,對疾病的治療和預后具有指導作用。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由此可見,經陰道B超不僅可以診斷子宮內膜癌,還可以對其進行評估。尤其是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它是在黑白超聲的基礎上,增加了對血管內血液的觀察,并通過圖像的顏色判斷血流的方向、流速等。人體內的臟器(包括病灶),需要血液供養,大部分臟器發生病變時血管會出現的相應變化,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技術可得到更多的診斷信息[1]。
如果子宮內膜病變的初篩手段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對子宮內膜癌的預防、評估和治療提供更多的依據。
綜上所述,遵醫囑進行B超檢查,對評估和確診子宮內膜的病變、腫瘤均有作用。
參考文獻
[1] 董曉秋,唐芹. 超聲醫生話健康.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20.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