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是地球上生命的中心。從森林、草原和泥炭沼澤到海洋、河流、大草原和山區,生態系統提供了對人類生存至關重要的廣泛服務。它們提供食物和淡水,保護我們免受災害和疾病的侵襲,支撐全球經濟,并在應對氣候危機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核心作用。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中國綠發會,綠會)是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的認證機構,綠會國際部從UNEP官網獲悉一文:《為什么大自然是實現氣候目標的關鍵》。為推動全球環境治理,綠會國際部現將本文整理發布如下,供感興趣的朋友參考、了解。

(圖源:UNEP)

在埃及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7)上的討論聚焦于生物多樣性對氣候行動的關鍵作用。這將在2022年12月在蒙特利爾舉行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COP15)上再次成為議程的重點。

屆時,世界各國領導人將聚首一堂,就到2040年保護和恢復自然的一系列新的全球行動目標達成一致。COP15的重點是自然和生物多樣性的喪失,COP27的重點是應對氣候危機,但專家表示,這些問題是相互交織的,都不能單獨解決。

“這些問題是相互關聯的,”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自然促進氣候部門負責人米雷·阿塔拉(Mirey Atallah)說。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研究表明,陸地和海洋生態系統在調節氣候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們目前吸收了一半的人為碳排放,海洋和世界上的森林、紅樹林和泥炭沼澤是天然的碳匯。

阿塔拉說:“如果不保護和恢復我們的生態系統,我們就沒有機會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達到1.5攝氏度的目標或緩沖已經被破壞的氣候的影響。”

那么,大自然如何幫助應對氣候危機呢?

自然有助于緩解和適應氣候危機的最壞影響。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數據,2010年至2019年,受控和自然陸地生態系統吸收了約三分之一的人為二氧化碳排放。

研究表明,以自然為基礎的解決辦法,特別是以森林為基礎的減緩氣候變化行動,可以為將全球變暖控制在遠低于2°C的范圍內所需的減緩工作提供重要組成部分,從而在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方面發揮作用。但專家表示,這應該被視為對所有產生溫室氣體排放部門的雄心勃勃的減排目標的補充,而不是取代。

如何適應氣候變化?

保護和恢復自然在緩沖社區,尤其是最脆弱地區的社區,免受氣候風險和極端事件的影響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阿塔拉解釋說:“在沿海地區種植紅樹林可以防止風暴潮和水土流失,還可以為魚、蝦和螃蟹提供繁殖場所,而這些魚、蝦和螃蟹是蛋白質的重要來源。”

其他以自然為基礎的解決方案包括轉向恢復性農業做法,例如支持健康土壤的覆蓋作物輪作,以及在陡坡上提供遮蔽物的樹木和植被的更新,以幫助阻止暴雨對貧瘠土壤造成的侵蝕和滑坡。她補充說:“這些都是有效的解決方案,不僅能帶來適應環境的好處,還能幫助我們吸收更多的排放。”

大自然退化得有多嚴重?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最近的一份報告,人類正在使用大約1.6倍的自然可持續提供的服務。這意味著僅靠保護措施已經不足以防止大規模的生態系統崩潰和生物多樣性喪失。據估計,到2030年,全球陸地恢復成本——不包括恢復海洋生態系統的成本——每年至少將達到2000億美元。該報告概述說,在修復方面每投資1美元,就能創造高達30美元的經濟效益。“恢復我們的生態系統將有助于避免60%的預期生物多樣性滅絕,”阿塔拉說,“它還將有助于吸收碳,最重要的是,幫助我們適應氣候危機的影響。”

為保護自然世界正在做些什么?

聯合國生態系統恢復十年于2020年啟動,旨在預防、制止和扭轉每個大陸和每個海洋的生態系統退化。雖然各國已承諾恢復10億公頃退化土地,但還需要對海洋和沿海地區作出類似承諾。

“承諾是好的,但重要的是執行,”阿塔拉說。“對于大自然來說,我們現在必須找到共同點,兌現為阻止和扭轉災難性自然損失而作出的承諾。”

阿塔拉說,要使COP27和COP15都被認為是成功的,各國需要從承諾變為行動,并在締約方大會第15屆通過一個雄心勃勃的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該框架需要與實現其目標所需的財政和技術資源相匹配。她補充說:“這是應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和污染這三大全球性危機斗爭中的重要一步。““我們的健康、食物、經濟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都依賴于自然。”

CBD COP15

健康、生物多樣性的生態系統維持著地球上的生命。盡管大自然提供了價值,但它在全球范圍內正在惡化——在一切照舊的情況下,這種下降預計將進一步惡化。2022年12月7日至19日,全世界將齊聚蒙特利爾參加第15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COP15),以達成一項里程碑式的協議,指導到2030年的全球生物多樣性行動。該框架將需要制定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實施跨部門的廣泛行動,應對自然損失的主要驅動因素,并確保到2050年實現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共同愿景。

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7)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站在支持《巴黎協定》目標的最前沿,該目標是將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遠低于2攝氏度的水平,并為安全起見,將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與工業化前水平相比的1.5攝氏度。為此,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制定了六部門解決方案路線圖,根據《巴黎協定》的承諾,在追求氣候穩定的前提下,跨部門減少排放。這六個部門是:能源;產業;農業和糧食;森林和土地利用;交通、建筑與城市。將于2022年11月召開的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7)將重點討論適應、資金和公正過渡問題。你可以通過現在就采取行動,實現自己的消費,或大聲說出自己的擔憂,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原文參看:https://www.unep.org/news-and-stories

整理:Lucy
審核:Daisy

編輯:Pierre

來源: 中國綠發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