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欽儔 南昌市第三醫院 主任醫師
審核:章曉紅 四川省人民醫院 主任醫師
每逢節假日,各大醫院的急診科都會接診不少消化系統急癥患者,如上消化道出血、膽結石急性發作、急性胰腺炎等,主要是由于節日期間飲酒過量或暴飲暴食造成的。我們今天就來說說幾種常見又極其嚴重的消化道急癥的產生原因及注意事項。
一、上消化道出血
1.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上消化道出血主要表現為解黑便或嘔血,有潰瘍病、胃炎或肝硬化病史者多見,潰瘍病、胃炎、肝硬化患者因飲酒過量導致本就發生病變的胃、腸或食道黏膜損傷,進而出血。
此外,還有些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過去并沒有“胃病”史,而是因喝高度酒導致急性胃黏膜病變(又稱急性胃炎)而造成。由于高度酒能溶解胃黏膜上的脂質,破壞了胃黏膜屏障,導致急性胃炎而出血。因此,酗酒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見的誘因。為了您的健康,最好不要喝烈性酒,特別是患有潰瘍病、胃炎和肝硬化者,最好不要飲酒!
圖1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2.發生上消化道出血該怎么辦
一旦發生消化道出血,患者不要過度緊張,可以先坐下來,或者側臥位平躺。此時要禁食,但可適當進冷或低溫流質,不能進熱飲食,因為熱飲食會加重出血。同時要盡快就醫。
消化科專家認為,急性胃炎是急性胃黏膜病變,雖然發病急,有時出血量大,但若處理得當,止血也很快。這是因為胃黏膜有豐富的血液循環,再生修復能力強,特別是可以立即行急診胃鏡檢查(發病后24~48小時內行胃鏡檢查稱為急診胃鏡檢查)。通過胃鏡檢查,一方面可以發現出血的原因和部位;另一方面可以在胃鏡直視下向出血部位噴灑止血藥物,達到立即止血的目的。
因此,一旦發生消化道出血,要趕快到醫院治療,不可掉以輕心。
二、膽結石急性發作
1.膽結石急性發作的原因
膽結石患者如果沒有嵌頓,膽囊壁也沒有發炎,病情可處于“靜止期”,臨床上可沒有癥狀,稱為無癥狀性膽結石。但如果節日期間飲酒過量或暴飲暴食,可導致膽結石急性發作而發生急腹癥。其原因是:①暴飲暴食可促使膽汁大量分泌和膽囊強烈收縮,致膽囊結石嵌于膽總管,造成膽道出口的急性梗阻;②胰液因膽總管梗阻反流入膽道,被膽汁激活的胰消化酶因侵蝕膽囊壁而產生急性膽囊炎。
圖2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2.膽結石急性發作該怎么辦
膽結石急性發作時,嚴重者可能發生感染性休克!因此,膽結石患者平日飲食應保持清淡,避免暴飲暴食及食用油膩食物。此外,每年要定期進行B超復查,以觀察結石的大小和變化。根據國際上專家達成的共識,膽結石一經診斷,應盡早切除膽囊。因此,膽囊結石急性發作的患者要立即去醫院就診,待病情穩定以后,擇期手術切除膽囊。現在大部分患者優先采用腹腔鏡微創治療方法,該方法不用開腹,創傷小,手術耗時短,患者恢復快。
三、急性胰腺炎
1.急性胰腺炎的發生原因
正常胰腺分泌十幾種胰酶,以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為主。如果十二指腸壺腹部發生梗阻(如膽囊結石),當膽囊收縮時,膽管內壓力升高并超過胰管內壓力,膽汁便可能反流到胰管內激活胰酶原引起自身消化,導致急性胰腺炎。過量飲酒可引起十二指腸乳頭水腫,胰腺分泌增多,而且約有半數胰腺炎患者有膽結石、膽囊炎病史(臨床上稱膽源性胰腺炎)。因此,過量飲酒是急性胰腺炎的主要誘因。急性胰腺炎可分為水腫型和出血壞死型,均表現為急性發作的上腹部或左上腹持續性劇痛,并呈束帶狀向兩側腰背部放射,多伴有發熱、惡心、嘔吐,而且嘔吐物常有膽汁或血。出血壞死型胰腺炎還常伴有血壓下降和嚴重脫水等休克現象。血、尿淀粉酶測定及B超檢查可診斷急性胰腺炎。
圖3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2.突發急性胰腺炎該怎么辦
急性胰腺炎是嚴重的急腹癥,要禁食,并且立即送往醫院救治,不可耽誤!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