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一條熱搜讓很多人坐不住了!
秋冬季節空氣干燥,鼻腔開始干澀發癢,很多人會忍不住“挖一挖”。但挖鼻孔可不是“一時挖一時爽,一直挖一直爽”的事情,還可能會對身體健康造成不小的危害,杭州小伙小李就把自己“挖”進了醫院。
喜歡挖鼻孔,“挖”出一個瘤?
小李今年25歲,是個帥小伙,平時工作生活很規律,唯一不太好就是他有經常挖鼻孔的習慣。這幾年,每到天氣干燥的秋冬季節,他的左側鼻孔就會“毫無理由”地流血,但之前每次出血的血量不大,自己在家用毛巾堵住鼻孔一段時間就能止住,小李也沒放在心上,把這一切都歸咎于“天干物燥”。
直到有一次,小李又流鼻血了,這次不一樣,他自己在家按壓了快半個小時了,鼻血還是不停地往下流,這可把他嚇壞了,慌忙來到了杭州市中醫院耳鼻喉科就診。
耳鼻喉科主任陳志凌檢查后發現,小李的左側鼻腔已經不是一般的“愛出血”了,而是已經形成了血管瘤,想要止住鼻血,只能動手術。事不宜遲,陳主任當天就安排手術為他切除了血管瘤。
手術過后,小李的鼻血才終于止住,但陳主任嚴肅地告誡小李,挖鼻孔的不良習慣得靠他自己去改正,否則血管瘤很可能還會“卷土重來”。
挖鼻孔真的很爽?小心有大隱患
除了會誘發鼻出血、血管瘤之外,據耳鼻喉科主任陳志凌介紹,挖鼻孔這件“小事”的危害,其實遠遠不止這些:
1、造成鼻前庭炎
鼻子其實是人體中一道天然的保護屏障,可以阻擋一些空氣中的細菌和有害物進入人體,如果愛挖鼻孔的話,就會破損傷正常的黏膜,并導致鼻毛的脫落,這樣就容易形成鼻前庭炎。鼻前庭炎可以分為急慢性兩種:
急性期:鼻孔內微痛,局部皮膚紅腫,鼻部皮膚糜爛,表面有薄痂皮,嚴重時可擴展至上唇皮膚。
慢性期:鼻前庭皮膚發癢,干燥,有異物感,伴灼熱、觸痛,局部皮膚增厚,鼻毛因脫落而稀少。
檢查急性可見,鼻前庭內及其與上唇交界處的皮膚紅腫、皸裂及淺表糜爛,鼻毛上附粘膿塊,病人感覺鼻孔內疼痛不適,尤其在擤鼻涕時更明顯。
鼻前庭炎其實本身不算是非常嚴重的疾病,他“要命”之處在于其轉變比較快,比較重的感染如果不經過及時治療可能會引起海綿竇血栓靜脈炎及周圍蜂窩組織炎,而由于鼻部處于面部“危險三角區”內,若炎癥控制不好,有可能侵入顱內,從而危及生命。
2、誘發上呼吸道感染
還有人說,“挖鼻孔的時候輕一點就好,只要不挖傷就沒關系啦?!边@種想法也是錯誤的,陳主任介紹,我們的手指和指甲往往藏有大量的細菌或者其他病原體,通過挖鼻孔的動作,這些病原體就容易進入人體。
尤其是對小朋友們來說,由于年紀小,身體抵抗力不強,細菌會在鼻腔內部大量的繁殖,繼而引發上呼吸道感染,而挖鼻孔,其實就是很多小朋友患鼻炎和過敏性哮喘的“元兇”。
3、增加老年癡呆風險
一份來自澳洲的最新研究結果讓大家大吃一驚——挖鼻孔竟然會增加阿爾茨海默病和癡呆風險!這個“小動作”,究竟是怎么和老年癡呆扯上關系的?
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論文稱與阿爾茲海默癥密切相關的肺炎衣原體會利用鼻腔和大腦之間的神經作為入侵路徑,入侵中樞神經系統。該論文的共同作者 James St John 教授也表示,這是第一次證明肺炎衣原體可以直接通過鼻子進入大腦,并在大腦中引發類似阿爾茨海默病的病變,已經在小鼠模型中觀察到了這種情況。
鼻子不舒服,如何正確清理鼻腔?
挖鼻孔的害處這么多,我們該怎么克服挖鼻孔的不良習慣呢?在生活中大多數人都是因為覺得鼻子癢才去挖鼻孔,如果不挖鼻孔,鼻子很癢的時候怎么辦?這里教您一個“小妙招”,可以輕揉鼻翼兩旁來緩解瘙癢。
其次,應對不同的鼻部狀況,應當選擇不同的清理方式:如果鼻腔內有粘性的分泌物,可以選擇適當的海鹽水進行清理;如果平時鼻塞明顯,分泌物較多,則可以選擇高滲鹽水進行清理如果是常規的鼻腔清潔,選擇等滲鹽水即可。此外,專家強調,不要用鹽來自己調配鹽水,鹽的濃度太高會引起鼻腔疼痛不適、鼻出血等不良反應。
通訊員 徐尤佳
橙柿互動記者 俞茜茜 林琳
來源: 都市快報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