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中國綠發會”)GBIF工作組收到中國綠發會志愿者報告的馬來穿山甲數據,相關數據已在全球生物多樣性信息網絡(GBIF)平臺錄入并發布,供參考及下載。
據悉,中國綠發會志愿者于2022年10月30日在云南省普洱市發現了一只野生成年馬來穿山甲(學名Manis javanica),體重達7公斤,狀態活潑,現已被放歸大自然。馬來穿山甲可以在包括原生林、次生林、低地森林、耕地等各種棲息地中找到,并且經常在人類居住區附近發現。馬來穿山甲是夜行性動物,白天蜷縮在樹洞里或洞穴中休息,整夜出來覓食,通過其敏銳的嗅覺定位蟻巢,飲食主要由螞蟻和白蟻組成。
2022年5月,經權威專家確認,我國拍攝到野生馬來穿山甲野外活動影像,進一步證實了馬來穿山甲在云南省盈江地區分布。
全球分布有馬來穿山甲、中華穿山甲等8種穿山甲。由于棲息地破壞、全球氣候變化、人類活動以及非法獵捕貿易等原因,全球穿山甲野生種群數量急劇下降。目前, 馬來穿山甲已被列為我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被評估為極危(CR)等級。
公民科學家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力量,也是生物多樣性信息學的重要貢獻者。中國綠發會通過GBIF數據平臺,來助力推動公眾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努力。
數據下載地址:
https://www.gbif.org/occurrence/3948768302
數據引用方式:
Zhou J, Wong L (2022). CBCGDF CCAfa Volunteer Observation Archive. Version 1.102. China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Green Development Foundation. Occurrence dataset https://doi.org/10.15468/wxze8b accessed via GBIF.org on 2022-11-01.
文/Sara 審/ Daisy 編/Pierre
來源: 中國綠發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