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用草莓籽來種植草莓的朋友,相信很多人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自己種植的草莓最后變得像綠蘿似的,只長葉子,就是不結果,即便有的結出了草莓,也出現草莓果畸形、口感差的現象,甚至有的草莓種子都沒有發芽成功。你有沒有想過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出現這些問題的呢?
性狀分離
其實出現這些發芽率低、只長葉子不結果、草莓果畸形的現象,是非常正常的,草莓的繁殖方式主要有匍匐莖繁殖、分株繁殖、組織培養繁殖和種子繁殖4種,其中,種子繁殖屬于有性繁殖,培育出來的苗稱為實生苗,實生苗存在著許多不確定性,容易變異,母株的優良特性會得到分化,后代個體間性狀分離,不能獲得品質一致的產品,就會出現發芽率低、只長葉子不結果,或者果實個小、不甜、畸形等現象。
而前3種繁殖方式屬于無性繁殖,無性繁殖生產的種苗后代,能保持品種原有的特性和果實品質。匍匐莖繁殖是草莓生產上普遍采用的繁殖方式,草莓在旺盛生長期會由新莖上的側芽萌發而抽生大量的匍匐莖,并在匍匐莖上產生幼苗,利用這些匍匐莖幼苗進行繁殖,就叫匍匐莖繁殖。
雖然匍匐莖繁殖能保持草莓品種原有的特性和果實品質,但是草莓長期使用無性繁殖,由于繁殖代數多,容易使品種退化,葉子皺縮,生長緩慢,果子一年比一年小、畸形率高、品質差,所以種苗要做到每3-4年更新一次,并且要選擇脫毒苗作為專用母株。
草莓脫毒苗
所謂的草莓脫毒,是指草莓帶毒植株,經組織培養脫毒處理或直接引進,經檢測后確認不攜帶相關標準規定檢測病毒的種苗,稱為草莓脫毒苗。為什么要選擇草莓脫毒苗?主要是因為草莓跟我們人一樣,經過長期無性繁殖后,它也會有一些病毒的侵入,會感染一些病毒病,而且草莓是一種無性繁殖作物,是靠匍匐莖繁殖的,一旦感染病毒,便會代代相傳,當草莓感染病毒病以后,會使植株出現生長勢減弱、個體矮化、葉片變小、畸形果多、果實變小、產量下降、品質變劣等品種退化現象,給草莓栽培者帶來巨大損失。
那如何給草莓苗進行脫毒呢?
目前給草莓苗脫毒,經常采用的方法是莖尖脫毒。因為莖尖是植物生長最快的一個部位,一般情況下病毒的繁殖速率,是趕不上莖尖生長的速度的,所以一般情況下,莖尖是基本不帶病毒的。
首先,選取田間生長健壯的匍匐莖,除去不需要的部分,將所需部分用1.5%的洗衣粉水,洗刷表面活物及絨毛,再用流水沖洗30分鐘左右。
其次,將沖洗后的莖尖在無菌條件下截成2厘米左右,然后進行消毒。將消毒后的莖尖放到雙目解剖鏡下,用解剖刀片輕輕剝取莖尖分生組織,再接種到培養基上。
這個就是剝離下來的莖尖分生組織,將接種好的分生組織進行無菌培養,直到長成一棵健康的脫毒苗。
經過一番脫毒處理,草莓苗恢復了健康,你是不是很好奇,這脫毒草莓苗,到底是脫了什么病毒呢?目前利用莖尖脫毒主要脫的是草莓斑駁病毒、草莓鑲脈病毒、草莓皺縮病毒和草莓輕型黃邊病毒。
這些就是經過莖尖脫毒培育出的草莓苗,脫毒草莓苗由于本身不攜帶病毒,所以表現抗病性強,得病少,根系強壯,植株整齊一致,而且產量和品質明顯提高,產量能提高32.5%。
你以為給草莓苗脫毒就這樣結束了嗎?其實并沒有,通過莖尖脫毒培養出的脫毒苗現在還不能直接用于生產。
一代草莓脫毒苗,也叫原原種苗,直接進棚后畸形果出現的比例較大,但是將其作為母苗培育出的第二代或者第三代草莓苗的性狀表現都比較優異,非常適合作為生產用種苗。
草莓長的好,七分都在苗!選對了種苗,種出酸甜可口的草莓就指日可待了。
撰文:嘮科開腦洞
文章由科普中國-創作培育計劃出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 星空計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