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招生

最近幾個月,研究生考試的話題屢次沖上熱搜,考研這個話題,越來越受全社會關注。

數據表明,2023年全國研究生考試報名數量預計超500萬,再創歷史新高。但研究生招生數量繼續維持在110萬左右,競爭越來越激烈。

今年,中國科學院大學杭州高等研究院(以下簡稱國科大杭高院)將計劃招收各類研究生近700名,給了更多浙江考生讀研深造的機會。

研究生也能登上國際學術期刊封面

作為中國科學院大學直屬二級學院,國科大杭高院有著起點高、師資強、平臺優的特點,14位兩院院士加盟領航。這些優勢引起了很多考生關注:在國科大杭高院,是種什么樣的體驗。今天,一起來深度了解。

初見杭高院,細雨漏青天,霧色浮西湖——這是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研究生李旭楓對校園的第一印象。

當時的他站在杭高院的校門口,內心是對未來的期待和對未知忐忑的雜糅。沒有想到的是,今年5月國際學術期刊Genesis在線發表了國科大杭高院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周斌首席教授工作室研究成果,課題組研究生李旭楓正是該論文第一作者。

這對李旭楓的鼓舞無疑是巨大的?!疤貏e感謝我的導師,在杭高院最大的收獲就是遇上了這么多優秀的老師。從做實驗、寫文章、做圖、排版到投稿,老師會不斷精進提出修改意見,也我能更早參與到論文的整體環節,也擁有了更多的自主權?!?/p>

在杭高院做科研是一種什么體驗?李旭楓的回答是:自主性很強,而且能見到那么多名字出現在學術期刊上的大佬,在學校教室、食堂經常能偶遇院士,比見到明星還激動!為了能離學術大咖更近一點,他還主動報名成為細胞生物學助教,就有了更多和導師們互動交流的機會了。

“比如李勁松教授是杭高院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首席教授,也是中科院院士,經常親自給我們上課。還有周斌教授,當我表達想繼續深造時,周老師會盡自己的努力來幫助。有的實驗在杭州不適合做時,就想辦法讓我去上海做,每當遇到困難時,都會給我很大的鼓勵和支持。”

你覺得自己現在做的研究值得嗎?李旭楓沒有一點點猶豫——“太值得了!我現在研究的是腎臟的增殖和衰老,如果未來有一天能運用到臨床,那將是很大的進步。”

杭高院值得報考嗎?李旭楓笑了笑,“杭高院的師資力量非常強大,可以和名字出現在頂刊上的優秀教授們一起討論科研,現在搭建了很完善的科研體系,如果你想要深造,想要深耕課題研究,那就來吧!”

在杭高院和院士一起探測空間引力波

來自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的李昊杰,是國科大杭高院第一屆博士生,他見證了杭高院的蝶變,也和學校一起共同成長。在李昊杰看來,雖然杭高院是所新學校,但是有強大的師資,以及很多嶄露頭角的機會。

“我來到杭高院的第一年,就有機會參與到空間站飛秒光梳、窄線寬激光器兩個項目的電路研制工作中,當知道這項任務是會發射到太空使用時,就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第二年,我又有機會參與到空間引力波探測計劃,加入到引力波宇宙太極實驗室。期間非常有幸能成為杭高院院長王建宇院士的眾多學生之一。”

“墨子號”是我國自主研發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作為“墨子號”衛星工程常務副總設計師,衛星總指揮,王建宇院士帶領團隊十年一劍,將中國航天人的奮斗結晶成功送入蒼穹的故事令同學們深受感動。

導師王建宇院長曾說過,最后的勝利在于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你做這些,你已經做到恨不得要把它砸掉了,大概你就快成功了。

王建宇院士在實驗室指導學生

在杭高院的學習生涯中,李昊杰體會到了航天工程的一絲不茍,為了實驗艙能夠按時發射,杭高院的前輩們夜以繼日地工作,攻堅克難,小到電阻電容和螺絲釘,大到光機電系統整合,都付出無數心血,為我國的空間站建設做出貢獻。

很多人問,科研枯燥嗎?在李昊杰看來,在沒有迎來質變之前,必然要經過大量的基礎訓練。“就像要彈好一首曲子,要和鋼琴無數次打磨,畫好一幅畫,要和畫紙不斷打磨,最終才可以呈現出優美的作品。而我的要做的,就是和代碼、電路板打磨,直到最終能夠呈現出關鍵的質變,看似枯燥的過程也是一種審美和游戲的體驗?!?/p>

杭高院值得報考嗎?李昊杰的答案是——非常值得!這里有很好的平臺,很牛的導師,個人的想法能得到更好的發揮,學校每年拿出專項資金支持學生創新創業,這里也是想干事、能干事學生的好舞臺,相信每一個來到這里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做想做的事情!

跟著老師參加南極科考,鯨魚就在身邊翻身

李成鑫是國科大杭高院環境學院研三的一名學生,本科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就讀,研究生專業方向是環境科學。他的導師張慶華教授,是國內環境科學方面的大咖。

三年前,李成鑫看到國科大杭高院的招生信息,看到老師是國內環境科學方面的大咖,果斷選擇了報考杭州高等研究。在杭高院,很多老師都是國內相關領域方面的科研大牛,指導學生成長。

“現在很慶幸自己當時的選擇。杭州這個城市,不僅風景優美,發展也是日新月異。國科大杭高院的實驗室設備都非常先進充足,可以滿足各種科研需要,實驗室里的科研氛圍很好。杭高院的生活環境很好,學生寢室衛生間是干濕分離,寢室雙洗漱臺,烘干衣服非常方面。學校的食堂和體育運動設施也很不錯?!?/p>

李成鑫在杭高院最讓人羨慕的經歷,是他的導師是極地環境研究方面的大牛,作為學生,有機會在去年11月參加了中國第38次南極科學考察。

李成鑫說,去年他們乘坐“雪龍2號”去,“雪龍號”回。他在科考船上的任務主要是收集科研需要的樣品,包括太平洋等的海水樣本,收集南極的空氣樣本等。他在南極學習了大約75天。

作為山東淄博人,一個內陸地區的人,在南極,成鑫有了很多難忘的經歷:在太平洋上看到了震撼人心的海上日出,那種絕美的景色令人永生難忘;在南極看到了密密麻麻的企鵝,以及成群企鵝從海水中短暫飛躍海面。在南極長城站,他和老師乘坐小艇出??瓶紩r,一條鯨魚就在不遠處翻身,那種感覺非常震撼。

“參加國家的南極科考,我覺得非常幸運。在科考船上,有很多科研的大牛,感覺自己開闊了眼界,也得到了成長。從南極回來后,我一直在拿南極采集的樣品做實驗,希望能有一些發現。因為在南極科考的經歷,我也成了小伙伴們羨慕的對象?!?/p>

成鑫說,歡迎學弟學妹,加入國科大杭高院。這里有超棒的科研平臺和頂尖的導師,一定能讓你追尋你的科研夢想。

考研是為了什么?答案或許在《值得研究》里

在網上,也有考研一族在靈魂發問:考研,究竟是為了什么?是因為熱愛科研而選擇 “研究”這條路,還是只是為了逃避就業,圓一個名校夢?

國科大杭高院這兩天發布研究生招生宣傳短片《值得研究》,或許能幫你找到答案,給廣大考生,前行的力量。

國科大杭高院常務副院長鄭崇輝說:“杭高院目前在籍各類研究生近1300人。這些同學們,既仰望星空,又腳踏實地,以科學之名打開一個嶄新的世界,把最初的興趣變成一生的摯愛,在濃厚的學術氛圍里,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并肩前行。也歡迎有志于‘研究’的同學,加入到這樣的團隊。”

江桂斌院士在實驗室指導學生

李林院士在實驗室指導學生

2023年招生工作正在進行中

國科大杭高院招生部門負責人介紹,杭高院目前正開展2023年推免研究生招生工作,在“工學”“理學”和“醫學”三大學科門類下,計劃招收各類研究生近700名,擁有8個專業學位領域培養點。歡迎數學、物理、電子、力學、光學、材料、化學、環境、生物學、生物信息學、藥學、醫學、化學及預防醫學/公共衛生、計算機、應用數學及相關專業學生報考。

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前身為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是一所以科教融合為辦學模式、研究生教育為辦學主體、精英化本科教育為辦學特色的創新型大學。

國科大杭高院創立于2019年,由杭州市人民政府和國科大共同舉辦,是中國科學院大學直屬二級學院。

目前在“物理光電”“生命健康”“智能科技”和“生態環境”四大領域建設8個交叉型二級學院,“引力波宇宙太極實驗室(杭州)”和“中科院系統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等多個重點實驗平臺已落戶。目前有14位兩院院士,海內外各類高水平人才陸續加盟杭高院從事教學科研工作。

有需要的考生,可以登錄國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官方網站,查看2023年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簡章。

記者 季韜 胡信昌

來源: 都市快報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