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是第 11 個世界大象日。你知道嗎?動物園里的大象也愛修腳,修完之后會更健康。大象除了兩顆長象牙,還有多少牙齒?大象平時有什么“娛樂活動”?它們是怎么洗澡的?讓我們來看看這群比熊貓還稀有的野生動物,還有哪些有趣的問題吧~

01

大象平時都吃什么?

大象是素食類動物,它們的食物種類很廣,包括青草、竹筍、水稻、玉米稈、榕樹葉,還有香蕉、蘋果、胡蘿卜等果蔬類等等。與人的飲食健康不同,大象一天中并不是分早、中、晚三餐進食的,而是整天大部分時間都在進食,它們的食量也很大,一頭成年的大象一天的食量達300斤之多,想要做到健康飲食,就要分批多次來投食,也就是要盡可能做到讓大象自由采食。不過大家請牢記!在參觀時不要隨意向大象投喂食物哦~02

大象有哪些娛樂活動?

大象的日常活動有兩種:一是個體自身的,每頭大象的性格、愛好都不盡相同,它需要尋找自己喜好的食物、挖泥坑、洗泥浴,或者尋找陪自己鍛煉的“對手”。另一種是群體之間的,小象之間的嬉戲打鬧、大象與小象之間的技能傳授、大象與大象之間的互動交流,這些大象的社交行為都是與娛樂活動相結合的。03

大象有多少牙齒?

有的,大象外露的兩根象牙叫“門齒”、“門牙”或是“獠牙”,除此以外,在大象的口腔里還有4顆臼齒,用來咀嚼食物。每頭大象一生當中會換 6 次牙,口腔里面總共會出現 24 顆臼齒,所以我們在大象的口腔里只能看到上下、左右共4顆。大象會通過這種換牙的方式,來保證牙齒健康,所以大象不需要刷牙。04

大象是如何洗澡的?

在水淺的地方,大象會用鼻子吸水然后噴到自己身上的辦法來“洗澡”的,在深水區或者豐江河的地方大象是可以直接走進去“泡澡”的。值得注意的是,大象并不會通過“洗澡”來清洗身上的“臟東西”,而是因為大象沒有汗腺,需要通過“洗澡”來達到降溫和散熱的目的。05

大象會聽從飼養員指揮嗎?

飼養員真的能夠做到想讓動物做什么就讓動物做什么嗎?這個要分情況。首先要考慮這個動作是否是大象的自然行為,如果是不違背它們的自然行為的動作,那么在經過科學的醫療訓練和行為訓練后,大象是可以做到聽從飼養員指揮的。比如配合飼養員進行腳部檢查、采血檢查、測溫檢查等這些醫療行為。需要注意的是,對于動物園中的大象進行醫療訓練和行為訓練是十分有必要的,這可以讓大象得到更好的護理,讓他們變得更健康。06

如何給大象修趾甲?

給大象修剪腳趾甲是一項日常的保健工作,一般只局限于園區飼養大象。成年大象的體重約達3至5噸左右,四條腿擔負著大象全部體重的壓力,所以當出現腳趾甲生長過度或者開裂的情況就要進行修剪趾甲。通過前期的行為訓練,用馬用修蹄刀等工具就可以修剪。野外的大象不需要修剪,我們從北遷大象的移動距離來對比,野象在走路的過程中就可以自行磨到腳甲的,它們是不需要修剪腳趾甲的。07

大象生病了怎么辦?

在園區的大象平時因為有醫療訓練,在出現疾病的情況下是可以通過檢測體溫判斷是否發燒,采血化驗查找病因,對癥使用藥物治療,可以是口服藥品,可以肌肉注射,以及靜脈注射都可以操作的。

來源: 科普中國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