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澎湃新聞報道,浙江杭州的李大媽將自己東拼西湊起來的21萬元支付給董某某打“防癌針”。董某某稱,系以可樂冒充“防癌藥物”,因害怕出事,并沒有給其注射,只是扎了一下佯裝打針。
這又是一起針對老人的詐騙,真的是防不勝防啊。這個騙子估計是綜合了CAR-T和HPV疫苗的信息作出的騙子噱頭。今天就來和大家聊聊這些騙子的手段以及為什么老年人會被一而再再而三的詐騙呢?
01,為什么會被詐騙?
很多時候,騙子會故意用一些“半真半假”的內容,利用別人不懂的地方,故意誤導他人。
而他們會故意嫁接一些官方新聞。比如,我看到這個新聞里提到120萬一針的,我馬上想到了轟轟烈烈的CAR-T療法
這個療法當初可是鋪天蓋地的宣傳,120萬一針也成為了重要噱頭,比如你搜索120萬一針,會跳出非常多的新聞,包括官媒的宣傳。
甚至還有醫保談判,會讓人覺得,這東西好像的確是這回事。
02,真的有防癌針?
那么,防癌針呢?大名鼎鼎的HPV疫苗唄。百度搜索防癌癥,會發現很多搜索關鍵詞。
直指HPV疫苗,這個疫苗的口號就是可以降低女性宮頸癌發病,好像的確是“防癌針”。而且是有官方背書的。
你看,到這里,我覺得如果不是專業人士或者對這些信息有所了解的人,很難避開這些坑了。
有防癌針沒?好像HPV疫苗就是這東西。
120萬貴么?你看官方定價就是這個,還進了醫保談判。
這種信息不對稱下,有幾個人能跳出這種陷阱?
甚至我們這種平臺上,“防癌針”這種關鍵詞都啪嗒的擊中。
說實在的,這些年看到過不少騙局,很多時候就是利用這種半真半假的信息不對稱,你如果不是專業人士,很難識別這些東西。
比如我曾經接到過某知名支付品牌的電話,人家報出我的詳細信息,并且告知我開通過學生用的某種借貸,到這里,邏輯一切通順,要不是后來它們要求跳轉到其他APP,真的可能被騙,估計早期也就是支付領域的人可能知道這些騙局吧。
有時候,嚴謹的說,很難給出一個定論,而這些不確定,也成為了巨大的活動空間。就像上面說的,到底有沒有防癌針?沒有的話,那HPV疫苗的意義在哪里?盡管理論上,HPV疫苗的原理是降低HPV感染,從而降低因為HPV感染而引發的宮頸癌。可是稍微一縮減,去掉中間商,那就是:預防宮頸癌的發生。
比如搜索引擎上,直接明確說了,預防宮頸癌發生,那不就是防癌針嗎?
所以,專家都說了,你信不?
03,說說一些老年性疾病吧
老年人是詐騙的重要群體之一,而其中疾病詐騙是常見的領域之一。老年人的常見疾病,比較普遍的是,心臟病,糖尿病,癌癥,中風,除此以外還有一系列慢行疾病如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
盡管目前我們是有一些針對的策略,但是,基本上沒有根治的辦法,自然也沒有特效藥。
所以平時和老人們溝通,也要注意這些,告訴他們這些道理。不要動不動用前沿科學如何如何,這么說吧,前沿科學到實踐,基本上如下圖。
如果連你也把握不準,那么不妨來問一問,讓專業人士給你一些建議。
最后,和老人溝通的時候,也要學會方式。
我發現子女和老人們溝通往往是傾向于否定,而騙子和老人們溝通往往傾向于肯定。
結果搞得老人們反而更相信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