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單976”平均畝產970.8公斤!10月10日,在鶴壁市淇濱區舉行的河南省重大公益專項“機收玉米新品種選育及配套生產技術研究”玉米新品種示范觀摩暨工作交流會上傳來喜訊——由河南農業大學李玉玲教授選育的機收玉米新品種“豫單976”高產、抗逆又抗病,河南省籽粒機收玉米新品種選育再創佳績。
按照農業農村部規定的玉米測產辦法,由河南省種業發展中心周繼澤副主任領銜的測產專家組隨機抽取5個樣點對玉米新品種“豫單976”高產示范方進行了理論測產和實打測產。專家評價,“豫單976”作為籽粒機收的代表性品種,具有籽粒產量高、品質優良、綜合抗病性和抗逆性好、株高和穗位高適宜等優良特性,在今年玉米生長關鍵時期遭遇高溫、干旱、陰雨、玉米螟蟲害發生較重等不利條件下,依然表現出綜合性狀優良的突出優勢,市場推廣應用前景廣闊。
我省是商品玉米生產大省,常年播種面積在5000萬畝以上,產量占全國玉米總產的8%以上,也是玉米畜牧養殖、工業加工等行業綜合利用大省。隨著我國玉米生產規模化、集約化發展,迫切需要適合機械直收籽粒的玉米品種。
河南省重大公益專項“機收玉米新品種選育及配套生產技術研究”項目,由河南農業大學牽頭實施,旨在挖掘影響玉米籽粒灌漿與快速脫水的關鍵基因,為適宜籽粒機收優異新種質的高效創新和新品種選育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撐。
在玉米新品種示范基地現場,該項目主持人李玉玲教授介紹了103個項目新品種的表現特點:“這些品種中,接近90個畝產量超800公斤,30個畝產量突破900公斤,還有幾個畝產量突破了1000公斤。”
“這個項目實施以來,以優質專用、抗逆穩產、高產、適宜全程機械化為主攻目標,已挖掘并創制綜合性狀表現優異玉米種質資源28份,選育適宜全程機械化、抗逆穩產玉米新品種4個,篩選抗逆穩產、綜合性狀優良的機收玉米新品種或新組合25個。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發揮玉米遺傳育種研究優勢,培育更多優良玉米新品種。”河南農業大學校長介曉磊說。
來源: 河南日報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