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典潔 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

審核:張昕 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副主任醫師

母嬰傳播是兒童感染艾滋病最主要的原因。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母親,在妊娠期間、分娩過程中和產后哺乳時都可能將病毒傳染給孩子,導致兒童感染艾滋病。

盡管母嬰傳播不能完全避免,但是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女性若在妊娠前、產時及產后做好防護準備,也可以生育出健康寶寶。

圖1(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艾滋病母嬰阻斷的“四部曲”為藥物治療、安全助產、人工喂養和早期診斷。有效的艾滋病母嬰阻斷,通常可以極大地降低母嬰傳播的風險。越早進行母嬰阻斷,越能夠大大降低將艾滋病病毒傳染給胎兒或嬰兒的風險。

藥物治療[1]

對于男性艾滋病病毒陰性(簡稱男陰)女性艾滋病病毒陽性(簡稱女陽)家庭,在女方接受抗病毒治療且病毒持續控制的情況下可選擇排卵期自然受孕或者體外受精。在男性艾滋病病毒陽性(簡稱男陽)女性艾滋病病毒陰性(簡稱女陰)家庭,也可在男方進行抗病毒治療且病毒持續控制后,在排卵期進行自然受孕。目前認為這種情況下不會發生配偶間的艾滋病病毒傳播。特定情況下,如艾滋病陽性的男方未達到病毒抑制而試圖自然受孕時,女方應在排卵期無套性交之前20天至之后1個月進行暴露預防。自然受孕情況下,艾滋病病毒陰性方無保護性交后必須進行HIV抗體檢測,以排除被感染。

總的來說,無論是哪方感染,感染的一方接受抗反轉錄病毒治療并且病毒達到有效的抑制(低于檢測值下限)是安全備孕最重要的前提條件。為了提高受孕成功率,降低傳染風險,準確地計算排卵期非常重要,可以尋求婦產科醫師的幫助。

如果在病毒載量檢測受限或不可及的情況下,建議進行抗病毒治療半年以上再進行受孕。這種情況下,建議尋求艾滋病領域專家指導、陰性一方需要服用暴露預防藥物。

如孕婦在妊娠早期發現感染艾滋病病毒后選擇繼續妊娠,可以到當地承擔艾滋病抗病毒治療任務的醫院或婦幼保健機構,在醫師的指導下采取有效的母嬰阻斷措施。所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婦不論其CD4+T淋巴細胞計數多少或疾病臨床分期如何,均應盡早終身接受抗病毒治療。

患艾滋病的媽媽所生的嬰兒必須服用抗病毒藥物,而且需要在出生后盡早(6小時內)服用,具體服藥方案根據暴露風險而定。

安全助產

對于已確定艾滋病感染的孕婦,可在醫療機構咨詢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相關問題,由孕產婦及其家人在知情同意的基礎上做出終止妊娠或繼續妊娠的決定。

對于選擇繼續妊娠的孕婦應盡早確定分娩醫院,盡早到醫院待產。艾滋病病毒感染不作為實施剖宮產的指征。當病毒載量>1000拷貝/ml或分娩時病毒載量未知時,建議在妊娠38周計劃剖宮產,以盡量減少圍生期艾滋病病毒的傳播。

對于存在以下任一情況的患艾滋病孕婦,不建議實行剖宮產,更應避免緊急剖宮產:

1.妊娠早、中期已經開始抗病毒治療,規律服用藥物且沒有艾滋病臨床癥狀;

2.妊娠晚期病毒載量<1000拷貝/ml;

3.已經臨產。

然而,在自然分娩過程中應格外小心,盡量避免可能增加母嬰傳播危險的損傷性操作,包括會陰側切、人工破膜、使用胎頭吸引器或產鉗、宮內胎兒頭皮監測等。

新生兒出生后應及時使用流動的溫水進行清洗,用洗耳球清理鼻腔及口腔黏膜,縮短新生兒接觸母親血液、羊水及分泌物的時間。清理過程操作手法應輕柔,避免損傷皮膚和黏膜。

人工喂養

雖然抗反轉錄病毒治療可以使母親血液、體液包括乳汁的病毒含量大大降低,但也不能確保絕對安全。對于患艾滋病的媽媽來說,原則上提倡人工喂養,避免母乳喂養,杜絕混合喂養。

但對于受經濟水平或其他條件限制不能獲得高質量母乳代用品的寶寶來說,缺乏母乳會帶來營養不良、腹瀉、肺炎等一系列嚴重問題,這種情況下就要權衡考慮母乳喂養的必要。

米粉、動物乳制品等母乳代用品會造成寶寶脆弱的胃腸道屏障受損,增加消化道途徑感染病毒的危險,因此,混合喂養是最危險的方式。

圖2(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醫務人員會幫助媽媽評估人工喂養的知識和技能、經濟負擔、代乳品的可能性,制訂合理的方案并定期指導。

對于因不具備條件而不得不選擇母乳喂養的媽媽,要認真向醫務人員學習正確的喂養方法和乳房護理知識,在整個哺乳期必須堅持服用抗病毒藥物,母乳喂養時間最好不超過 6 個月。母乳喂養在任何時間都能夠傳播艾滋病病毒,越早停止母乳喂養越能夠降低寶寶感染的風險。

早期診斷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所生的寶寶,會被婦幼保健機構納入高危管理。

艾滋病在日常生活中的傳播主要是因為血液或體液接觸了破損的皮膚或黏膜。所以,感染艾滋病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應避免自己的血液或體液接觸到寶寶。當寶寶出現傷口時,也應盡量減少與其接觸。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艾滋病丙型肝炎學組,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艾滋病診療指南(2021年版)[J].中華傳染病雜志,2021,39(12):715-735.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