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間呃呃有聲,有氣上逆,醫學上稱為呃逆,俗稱打嗝。打嗝屬于一種常見的生理現象,是膈肌痙攣后表現的癥狀。常因進食速度過快,進食時注意力不集中,喝入冷飲過多,或者受涼等原因引起。

較輕的呃逆一般可以自愈。喝些熱水,然后彎下腰暖暖胃,呃逆癥狀也可以緩解。另外,還可以采取猛然拍擊病人背部,突然發出較大聲音,制造令病人緊張的話題來轉移注意力等方法,令呃逆停止。若是嬰兒,可以輕輕撫摸口周或耳畔,直至發出咯咯的笑聲,呃逆便也好了。

稍微頑固點的呃逆可以采用吞食煙霧法。做法是將冒煙的紙屑放入一端開口的長圓形空盒子里,使病人口鼻緊壓開口處并吞吸煙霧1-2分鐘。此外,也可以用力按壓位于拇指外側指甲根靠后約0.5厘米處的少商穴,使其產生酸痛的感覺來緩解呃逆的癥狀。如果選擇耳穴壓豆,可以將王不留行籽用膠布貼于膈、胃、交感、神門和皮質下等耳穴,每天按壓4-5次,兩側輪流進行,按壓時產生的酸痛感以自身能夠耐受的最大限度為止。還可以用柿蒂煎水服用,針灸,穴位注射等等,也都是有效的方法。

以上處理方法適用于常見較輕的呃逆,遇到一些非常頑固的重癥呃逆病人就需另當別論了。重癥呃逆指的是數秒至十余秒發生一次的呃逆。長時間重癥呃逆會影響病人說話、飲食及睡眠,消耗體力甚至危及生命。

有一例49歲的健壯病人,突發重癥呃逆,達到每次呼吸都伴有呃逆的程度,連續8日無法進食、睡眠,體重銳減7.5公斤。還有一例70歲的肺癌病人,雖身體虛弱,但走路、生活尚可自理,突發呃逆后,每次呼吸過程中膈肌小的痙攣竟多達3-6次,發病9天后身體衰弱至臥床不起。

所以,遇到較為頑固的重癥呃逆時,一定要及時就醫治療。(作者李武強,三門峽武強中醫院院長、副主任中醫師)

來源: 大河網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