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公眾號:濤淘風云

一、“最冷國慶白天”坐實

10月5日寫作《史上最冷遭遇史上最熱——小議今年十一長假天氣的極端異常性》時,因為寒潮過程尚未結束,所以留了一個預言的小尾巴,先補一下。

正如預期:10月1-3日霸榜連破歷史同期最高溫紀錄的那些地方在10月6-7日又紛紛打破了歷史同期日最高氣溫的最低紀錄。全國共有358個國家站打破紀錄,主力正是沿淮河一帶被陰雨區覆蓋的河南、湖北、江蘇、安徽等地。

2022年10月6日至7日全國最高氣溫實況

(中央氣象臺,紅圈為打破歷史同期極小值紀錄)

方便作為對比,破最高溫極大值紀錄的圖對比如下:

2022年10月1日至3日全國最高氣溫實況

(中央氣象臺,紅圈為打破歷史同期極大值紀錄)

這些地區最高氣溫3天之內從37-40℃降至7-13℃,降幅接近30℃。安徽六安5日和6日連破紀錄,7日則位居第8。

安徽六安10月上旬歷史最高氣溫極小值前10

2022年10月1-7日安徽六安最高氣溫變化

前文提到的河南新野,兩連破后將紀錄整整拉低了4℃,安徽鳳陽兩連破拉低紀錄2.6℃,靠近沿海的江蘇阜寧10月6日打破紀錄拉低1℃。

河南新野10月上旬歷史最高氣溫極小值前10

安徽鳳陽10月上旬歷史最高氣溫極小值前10

江蘇阜寧10月上旬歷史最高氣溫極小值前10

這些地區毫無疑問坐實了“最冷的國慶白天”,但是沒有達到最冷的國慶夜間,因為除了零星的地區外,大部分地區的日最低氣溫沒有打破歷史同期極小值,有的甚至未能進入歷史前十。前面提到的幾個站,河南新野6日最低氣溫6.7℃位居歷史同期第四低,安徽鳳陽5日最低的9.6℃距離歷史同期第十低的7.4℃還有不少距離。

二、寒潮的“厚此薄彼”2-6日卷中華大地的寒潮雖然讓南嶺以北的人們感受了什么是冰火兩重天和斷崖式降溫,但也受到了華南人民的無情嘲諷,而假如云南有一線城市,嘲諷寒潮的聲音絕對是最大的。因為冷空氣向來怕山,南嶺是大多數冷空氣的天塹,而能越過南嶺直下南海的冷空氣中,其實又有一大部分是爬不上云貴高原的。

2022年10月7日15時24小時變溫

不僅寒潮的降溫很是“欺軟怕硬”,它帶來的降水也是“厚此薄彼”。雖然冷空氣已經滲透到了華南,但是其與暖空氣交匯帶來的降水卻止步長江,這也給當前最大的、超越冷暖的氣象災害——干旱帶來了不同的影響。

不像冷空氣的快馬加鞭,雨帶的南移非常緩慢,經過幾天的磨蹭之后,今天陰雨區域終于南壓到了沿江地區,

2022年10月8日14時風云2A可見光云圖(國家衛星氣象中心)

10月2日以來長江以北的區域普遍有超過10毫米的降雨。

降雨有效緩解了長江以北大部分地區的旱情,湖南江西兩省的北部地區,近兩天也開始有了有效降水,但是這雨帶的南壓之勢在今天已經是強弩之末了。可以斷言,這次降水過程對江南的旱情幫助不大。

10月3日(左)和10月8日(右)氣象干旱綜合檢測(局部,國家氣候中心)

10月3日(左)和10月8日(右)農業干旱綜合檢測(局部,國家氣象中心)

三、新冷空氣勢力無助于南方降雨

目前,新的一股強冷空氣正在強勢南下,截至今天下午15時,北方地區已經顯著降溫。

這一股冷空氣將接棒前一股寒潮,打斷緩慢的回暖態勢,給我國大部地區帶來較常年同期持續偏冷的天氣。

雖然這股冷空氣接力了降溫,但卻不僅不會接力降雨,反而會中斷降雨,原因是變厚的冷空氣更加消減了大氣中的水汽。換句話說,前期為中原大地帶來史上最冷國慶白天的連陰雨,那個大大緩解甚至解除了江北各省旱情的連陰雨將在9日起徹底結束,這些地區馬上就可以見到久違多日的陽光了。而江南旱區將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延續近乎滴雨不下的情形。

---全文完---

歡迎關注公眾號:濤淘風云

來源: 濤淘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