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問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河流是哪一條,相信大部分人都會提名恒河,恒河的污染還明顯區別于其他的河流,因為其中最讓人不能接受的就是“糞便污染”。
污染非常嚴重的印度恒河水
在人們鍥而不舍地向恒河排放排泄物之后,導致每100毫升恒河水當中就有10萬多個大腸桿菌。
那么,比恒河更廣闊的海洋,是否能夠將人類的排泄物全盤接受呢?畢竟如今在海上作業的輪船非常多,生活在其中的人們都需要排泄。這樣說的話,大船廁所里的屎都去哪了?是不是直接排放到海里喂魚了?
干凈清澈的海洋
大船中的排泄物如何處理?
地球表面超過70%的面積都被海洋覆蓋著,所以從船只出現以后,隔海相望的人們才得以相聚。如今船只已經成為了人們經常會使用到的載具,尤其是不少大船從啟航之后,就會航行很長的時間。船中配備了各種生活必需品和設施,廁所是必不可少的。
不過,由于大船上的人非常多,并且每人每天都是有排泄需求的,所以大船的廁所“承載壓力”還是很大的。
一應俱全的郵輪衛生間
那么,長期在海上航行的大船是如何處理“爆滿”的排泄物的呢?是否會直接將其排進海洋?
這時有人可能會先入為主地想,海洋的面積可比恒河大多了,這樣的話即使直接將排泄物放出似乎也“無傷大雅”。但事實上,現在船只的數量眾多,如果人人都這么做,那么大??赡芤呀洺蔀榈诙€“恒河”了。
光是我國的郵輪游客數量就已經很多了
因此,大船廁所里的排泄物不可能直接排入大海,因為人類排泄物當中攜帶的病菌往往是海洋生物十分懼怕的。并且誰也不愿意看到這種“辣眼睛”的場面出現,畢竟海產品對于人類來說還是很重要的,如果陸地上人們吃的魚,都是由大船上人們排泄物喂養的,那確實是難以接受。
所以,輪船廁所當中的排泄物,需要經過特殊的處理,才能排放進海里。而且這種處理還是比較嚴格的,不僅需要消毒還需要降解,起碼要確保其中沒有固體漂浮物,畢竟這種降解起來很困難。
輪船內部都有相應的排污處理系統
總之,大船上的廁所并不是像綠皮火車那樣,直接就將排泄物通向海洋,而是要經過專門的處理。在嚴格的凈化標準之下,人類排泄物對海洋的影響就會降低很多。當然,也不排除有人會偷偷在航行的當中違規排放,不過趁機排放的往往不是排泄物,而是一些其他的廢水。
郵輪的廢棄物管理系統
船只的亂排污現象
在航行的過程中,除了會產生大量的排泄物以外,還有不少生活污水、設備污水等也需要排放。這些污水的處理往往比排泄物還要講究,并且凈化的費用也是比較高的。
因此,不少船只就覺得自己可以“趁人不備”逃脫這種責任,減少相關的支出。但是這種行為對于海洋生態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如果人人都試圖鉆這個空子,那么肯定會造成難以想象的后果。
海洋是地球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時有人可能會說大海是具有自我凈化功能的,這點兒小污染對它來說算不上什么,經過一段時間就可以降解了??蓪嶋H上,海水的凈化能力是有限的,尤其是在人不知節制地排放污染物的情況下,海洋已經越來越“不堪重負”了。
所以為了更好地保護海洋生態,各國都建立了入海污染物排放管控機制,哪怕是在海上航行的輪船,也要遵守相關的規定,不得故意向海洋排放限制名單內的污染物。如果被發現,就要根據排污量來給污染者定罪,讓其受到應有的懲罰。
我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已得到改善
比如上世紀末期,一艘名為“遠東勝利號”的外籍貨輪就在法國北部城市圖蓋附近的海域排放廢油,被發現之后該貨輪的船長被判罰款60萬法郎。并且相關的判決結果還在法國的報紙上進行公布,足以看出對“惡意排污”事件的不容忍。
那么,如果海洋依靠本身的自凈能力能做到怎樣的凈化呢?人類這些年不斷向著海洋排污,又造成了怎樣的污染后果?
被石油污染的海面
排污對海洋的影響
海洋本身是有自凈系統的,并且由于其中的生物非常多,就讓其組成了一個巨大的生態系統。這個生態系統當中的微生物充當著重要的“分解者”,基本上是全年無休的工作。
不過海洋的自凈能力更多側重于生態循環當中產生的廢料,比如魚類的糞便等等。所以當外來的污染進入之后,就會導致水體當中有害物質濃度過高,讓理化反應不能繼續進行。在這種情況下,廣袤的海洋可能用不了多久就被人類改造成“臭水溝”了。
海洋的生態系統示意圖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排污不僅有輪船的排污,還有一些海洋沿岸城市會將陸地產生的污染物排放進海里,使得沿岸的環境都受到污染。
當我們回顧歷史的時候,就會發現人類在海洋的排污其實從很早就開始了,并且最初排放的都是固體廢物,主要的處理方式包括海上焚燒和深海投棄等等。
資料顯示,美國從1899~1965年就將大部分建筑垃圾、污泥、廢酸及各種有害物質傾入海洋,60年代初又將弱放射性廢物開始向海洋傾倒,僅1968年美國就向太平洋、大西洋和墨西哥灣投棄了各種固體廢物4800萬噸以上。
遍布大量垃圾的海面
由此可見,人類對海洋的污染時間已經持續很久了,并且這一情況隨著工業化的進步變得愈加嚴重。因為隨著人類對石油資源的需求變大,所以海上石油開采成了很正常的事情,而開采的過程當中偶爾會出現一些意外,比如發生滲漏等等,在這種情況下,石油就會污染海水。
對于我們來說,反正不是生活在海洋當中的,所以并不在意。但是石油污染對于海洋生物卻是致命的,因為形成的油膜帶會隨著洋流移動,不斷消耗海水當中的溶解氧,最終讓海洋動物死亡。就連海鳥也無法幸免,被黏糊糊的石油粘住了翅膀。
一只滿身石油、無法飛翔的鵜鶘
所以在人們不節制海洋排污的情況下,許多海域當中的生物都受到了影響,其產量大幅度下降,體內的有害物質大幅度上升。甚至有的海域因為常年遭受污染,徹底成為了“無魚區”,比如波羅的海就有這種趨勢。
以上主要是海洋排污對海洋生態系統內生物的影響,看似對人類沒什么害處,但潛在危機早已存在,只不過人類并未察覺。
全球海洋魚類種群狀況示意圖
排污活動造成的潛在危機
以咱們前文中討論的大船廁所排泄物處理來說,這些排泄物當中有著許多的病菌,會使海洋中的魚類感染。并且大家在提到恒河“糞水”養出的魚時都會表現得十分嫌棄,如果得知海洋中的魚也是吃排泄物長大的,估計也不會再吃海產品了。
當然,不單是排泄物,各種污染物質的影響更為嚴重,比如大量汞元素的排放,就會對人的身體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問題是由于我們的肉眼看不到水中的這種污染,所以是很難及時發現的。
汞元素會隨著食物鏈而不斷地富集積累
按理來說,我們應該及時醒悟并有所節制了,但事實上總有人十分自私,不愿意承擔相關的責任。
別讓海洋變成人類的“垃圾桶”
比如此前日本就無視多個國家的反對,一定要將核廢水排放進海洋。這件事表面上看只是污染了某一片海域,但實際上這其中的重金屬污染早已參與進了物質循環當中,并且會隨著洋流污染各個海域,徹底將海洋變成一個“大染缸”,等到那一天到來,就無人可以幸免了。
對此,你怎么看呢?歡迎來評論區留言。關注CHN九象科技,通過科普,你會發現這個世界有太多奇妙無比的事情。
來源: CHN九象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