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應該都見過商店門口專門打出的“售賣檳榔”的招牌,卻從未見過它的真身,畢竟沒吃過就不會想著去購買。因此它再次進入公眾的視野,就是與“口腔癌”有關聯的時候了。
市面上的檳榔零食
在這種情況下,不少人才知道原來這種東西是能像口香糖一樣被反復嚼的,不過相較于口香糖,它的味道更持久,也更令人上癮。
如今,人們常常將檳榔稱為“惡魔果實”,并且雖然它的價格處在日益上漲中,但是依舊無法阻止檳榔愛好者購買。據粗略統計,約有6000萬國人都無法戒掉它,還在深淵當中掙扎。那么,檳榔文化是現代才出現的嗎?為什么它會被稱為“惡魔果實”呢?
新鮮的檳榔果
流行的“檳榔文化”
檳榔作為一種熱帶棕櫚科常綠喬木,是真正的熱帶植物,生存受到地理環境的制約。人們嚼食的部分主要是檳榔的果實,形狀是橢圓形的,顏色偏橙紅色,看起來并不怎么“好吃”。
許多人覺得檳榔的流行是現代才開始的,但實際上早在漢武帝時期,檳榔就被當做“珍奇異木”被進獻到了關中扶荔宮當中。
這之后,檳榔曾在不少歷史古籍當中出現過。并且在宋代,海南就已經成為了檳榔的主要產地。
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載,在海南, “漫山悉檳榔、椰子木”。周去非的《嶺外代答》則言:“檳榔生海南黎峒,亦產交趾?!倍吨T蕃志》中則載:海南“惟檳榔、吉貝獨盛。
正采摘檳榔果的海南瓊海村民
此外,人們在很早的時候也發現了檳榔果實的“妙用”,并從那時候開始就有了咀嚼檳榔的習慣。由此可見,檳榔文化在很早的時候就誕生了,漸漸成為了部分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
根據2014年的調查數據來看,全球有大約有7億人正在以不同的形式食用檳榔,這個數量確實是非常驚人。
檳榔就像“口香糖”?
從分布的地區來看,主要集中在南亞、東南亞以及環太平洋地區的島嶼上,這些地區除了很適合檳榔生長以外,檳榔文化也有著悠久的歷史。
在這種情況下,食用檳榔被各個年齡段的的人群所接納,一些國家的婦女和兒童都會使用檳榔。我國食用檳榔的人也不少,不過并不是大范圍分布的,而是集中在局部地區。
湖湘檳榔文化承載著數代人的記憶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對檳榔感到“既陌生又熟悉”,因為大多數地區食用檳榔的人數都很少。
2015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在中國的臺灣地區約10%(約200萬)的人群有食用檳榔的習慣,在湖南的局部地區如湘潭市食用檳榔的流行率高達64.5%~82.7%,海南省有1/3的人群食用檳榔,其比例高于臺灣。
對于北方人來說,檳榔還是比較陌生的
總的來說,檳榔在我國的銷售情況雖然有些“兩極分化”,但是嚼食檳榔人群所占的比例確實很高。并且從此前諸多與檳榔相關的新聞報道來看,食用檳榔的人群正處在上升當中,相關疾病的發病率也逐年增高。
那么,檳榔到底為什么被稱為惡魔果實?它到底會給人的身體帶來哪些傷害呢?
2019年湖南省發病前10位癌癥構成
為什么檳榔被稱為“惡魔果實”?
檳榔之所以這么受人喜愛,主要是因為它的味道很特別,不少嚼過的人都說其十分提神。確實是這樣,根據科學家的研究,檳榔的咀嚼物確實有類似于興奮劑的作用,可以提高人的注意力并且還能使人有“飽腹感”。
不過,再多的優點也無法掩蓋檳榔的致命缺點,那就是它是致癌物。
檳榔堿能刺激腎上腺素分泌,使人興奮
有些人可能覺得這是在危言聳聽,但是早就有專家在動物實驗當中證實了檳榔咀嚼物會誘發口腔癌或者口咽癌,并且就連國際癌癥研究機構也已經將檳榔咀嚼物定為了一級致癌物。
如果大家看過常年嚼檳榔的人的臉,就會發現他們的嘴似乎都已經變形了,張開嘴其中的牙也是黑黢黢得讓人反胃,并且在臉上還有著不少動刀的痕跡。
這就是因為長期嚼檳榔,患上了癌癥或者相關疾病,為了活下去,只能將一些部位切除。至于到底切除哪里,還得看惡性腫瘤的位置。
研究發現,有吸煙和飲酒習慣的咀嚼檳榔人群的口腔癌發病率是正常人群的123倍。
湖南省的口腔癌發病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因此,好好的一張臉,就被檳榔搞得“面目全非”了??赡呐率沁@樣,仍有6000萬人左右沉溺在檳榔帶來的快感當中無法自拔。
原來,檳榔早在被人們第一次嚼食的時候,就將上癮的種子埋下了,它要人們即使痛苦都無法離開它,直至最終將成癮者徹底拖入死亡的深淵。
檳榔造就了一大批“割臉人”
除了能夠誘發各種癌癥光臨以外,咀嚼檳榔還會帶來其他疾病,對人的身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比如高血壓、肥胖、糖尿病等等,這些疾病往往都很容易找上咀嚼檳榔的人群。
此外,別看只是單純地嚼,這種習慣是會影響到生殖系統的。以男性來說,喜歡咀嚼檳榔的男性的精子健康度明顯有問題,看起來都奄奄一息,沒有任何活力。
檳榔比想象中還不勝其弊
值得一提的是,別看檳榔有著明顯的成癮性和致癌性,但是它的價格卻是隨著需求一路猛漲,許多生產檳榔的商人都賺得盆滿缽滿。
可日益上漲的價格也無法阻止人們購買,畢竟當嚼檳榔成為了一種習慣之后,嘴巴里沒這種東西就總覺得缺點兒什么。
中國檳榔市場需求量示意圖
并且從如今檳榔的食品袋上,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句警示的話“長期過量嚼食,有害口腔健康”,可是它的本質其實就和香煙盒上的吸煙有害健康差不多。真正購買它、依賴它的人,顯然不會因為一句標語就改變。
不過,根據中國的檳榔歷史來看,想將它徹底改掉,還有很漫長的路要走。畢竟在不少地區,都有著傳統的檳榔習俗,在人們的生活當中,檳榔往往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檳榔包裝袋上的提示字樣
中國的檳榔習俗
咱們在上文中介紹檳榔文化的時候就提到,早在漢武帝時期,檳榔就已經傳入中國了。到了東漢時期,就有“嚼食檳榔”的文字記載了,并且從記載來看,那時候檳榔還是用來招待貴客的。
當然,除了被用來嚼以外,檳榔憑借著極高的藥用價值,在中藥材當中也有著重要的地位。從這一點來看,它確實不是真正的“惡魔果實”,還是為人類帶來了不少好處的。
用作中藥的檳榔切片
相較于如今個人食用檳榔的習俗,古時候的檳榔地位明顯更高,常常被當做婚禮上的“伴手禮”,因為古人認為檳榔二字就有著不俗的含義,‘檳字從賓,榔字從郎,言女賓于郎之義也,寓意夫妻相敬如賓’。對于這種解釋,相信不少人都沒聽說過。
除了婚禮以外,在高門大戶的社交當中,檳榔也充當著重要的角色。比如在《紅樓夢》第64回當中就寫到賈璉討要檳榔的場景,足以看出那時候的貴族都很喜歡檳榔,并且很多都已經上癮了。
《紅樓夢》中裝著檳榔的荷包
不少研究者指出,現在的檳榔價格和歷史上的相比,其實是有所下降的,因為那時候由于貴族的需求,檳榔的價格一度被抬到了常人難以企及的程度。
在這種情況下,嚼食習慣的人們就會四處尋找替代品,比如像紅藤、馬檳榔等等,都不是檳榔,而是廉價的替代品。
馬檳榔多用于藥用
綜上所述,我國的檳榔文化其實也算得上是歷史悠久了。但是歷史悠久不代表著它一定是對的,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咀嚼檳榔確實是有害的,所以我們不能用傳統來做擋箭牌,而是要想辦法改掉這種壞習慣才對!
對此,你怎么看呢?歡迎來評論區留言。關注CHN九象科技,通過科普,你會發現這個世界有太多奇妙無比的事情。
來源: CHN九象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