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生物多樣性信息機構(GBIF)旨在讓全球自由開放地獲取生物多樣性數據。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中國綠發會、綠會)是中國第二家GBIF的官方數據發布機構。近日,中國綠發會國際部收到GBIF秘書處最新研究資訊:城市綠化正面臨氣候風險?,F將該研究整理編譯如下,供讀者參考、了解。
圖片:溫尼伯 圖源: Andrew Johnson
全球城市中超過一半的樹種正面臨嚴重的氣候風險,這不僅削弱了樹種的氣候適應性,也破壞了它們提供的生態系統服務。
近日,一項使用GBIF數據并發表于《自然氣候變化》上的研究表明,全球城市中超過一半的樹木和灌木目前正經受著超過其耐受水平的溫度和降水量,估計到 2050年,超過70%的樹木物種將面臨氣候風險。
使用全球城市樹木名錄,研究人員確定了在全球78個國家的164個城市中發現的相關樹木物種。根據由GBIF獲得的3000多個樹木物種的發現數據和植被圖數據,研究人員提取出氣候變量,以表征和描述所有樹木物種的基線氣候值。
雖然在某些地區,100%的物種所經受的溫度和降水量已經超過了它們的耐受水平——例如巴塞羅那(Barcelona)、尼亞美(Niamey)和新加坡市,但研究預測,所有被調查城市的數目物種都將經歷溫度變量的顯著增加。預計增幅最高的情況將發生在赫爾辛基(Helsinki)、溫尼伯(Winnipeg)和明尼阿波利斯(Minneapolis)。
該研究表明,通過光合作用吸收碳來幫助減輕溫室氣體排放影響的城市樹木物種正面臨著嚴重的氣候風險,這削弱了它們在氣候適應性,并破壞了它們提供的其他生態系統服務,比如提供遮蔭和通過蒸發作用驅散城市熱量。
文章:Sara
審核:Lucy
編輯:Pierre
來源: 中國綠發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