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麗清 劉文娟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

審核:劉風華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 主任醫師

從古至今,生育都是人們重點關注的一個話題。然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生育率卻在下降。除了生育意愿降低之外,不孕不育的比例也在逐步上升,并呈年輕化趨勢。

那么,不孕不育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一下。

一、什么是不孕不育

圖1 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不孕不育主要是指育齡期夫妻在無避孕條件下,正常性生活至少一年沒有受孕。根據男女性別的差異,又分為不孕癥和不育癥[1]。

女性因素引起的是不孕癥。其中,從未有妊娠史者稱為原發性不孕癥;曾有妊娠史者稱為繼發性不孕癥。

對應女性的不孕癥,男性不能使妻子妊娠的情況被稱為不育癥,以示區分。當女性能夠受孕,但因各種原因導致流產、早產或死產而未能獲得活嬰的情況稱為女性不育癥。復發性流產就是一種常見且病因復雜、處理棘手的女性不育癥。

數據顯示,不孕不育在全球已經被公認為是21世紀的第三大疾病,僅次于腫瘤和心腦血管疾病。同時,女性不孕癥在不同國家及地區、不同民族中表現出不同的發病率,并與當地的經濟水平、社會因素、環境因素,以及患者的心理因素等有關。

我國女性不孕癥的發病率并沒有一個確切的統計數據,不過公認的數據為10%~15%。也就是說,每8~10對夫妻里就有1對存在不孕不育。

二、不孕不育的主要病因

圖2 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成功受孕需要健康成熟的精子和卵子、通暢的輸卵管、適宜胚胎生長的宮腔環境等,無論哪個環節出了差錯,都有可能導致不孕不育。

研究發現,導致不孕不育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女方因素和男方因素。其中女方因素比較復雜且占比較高,為40%~50%,相比之下,男方因素比較單一,占比為25%~40%。另外,不孕不育同樣可由夫妻雙方因素和不明原因的免疫因素所致,占比約為10%。

其中,女性不孕癥可以是多個婦科疾病引發的綜合結果,即是由多因素導致的。

常見的女性不孕癥因素如下:

①輸卵管因素,約占女性不孕癥的40%。如輸卵管病變(慢性炎癥、積水等)、宮外孕術后、輸卵管結扎或栓塞絕育術后、輸卵管發育異常等,這些都會導致輸卵管功能受損,使得精子和卵子無法正常輸送和結合,引起不孕癥的發生。

②排卵障礙,約占女性不孕癥的40%,也是引起女性月經失調的一個主要原因,如多囊卵巢綜合征、卵巢早衰、卵巢功能減退等。對于月經周期紊亂、年齡≥35歲、卵巢竇卵泡數目持續減少、長期不明原因不孕的女性,首先應考慮排卵障礙這個病因。

③子宮內膜異位癥,約占女性不孕癥的10%,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生殖內分泌疾病,可能通過影響盆腔的解剖結構、子宮內膜功能、卵子質量等導致不孕癥。

④子宮因素,子宮是受精卵發育的“溫床”,若子宮發育異常或功能障礙,會降低子宮的孕育功能,如子宮發育不良、炎癥或粘連、子宮肌瘤等病變。

⑤宮頸因素,宮頸是精子進入宮腔的通道,宮頸炎癥、粘連、發育不良、腫物、黏液異常、位置異常等都可能導致不孕癥。

⑥外陰、陰道因素,包括先天發育異常或后天創傷引起的結構異常,使得女性不能正常性生活,進而導致不孕癥。此外,嚴重的反復陰道炎亦可引起女性不孕癥。

另外,男性因素引起的不孕不育亦非常常見,且呈逐漸增加的趨勢。常見的男性因素有:精液異常,包括無精子癥、弱精子癥、少精子癥、畸形精子癥等;性功能異常,包括外生殖器發育不良、勃起功能障礙或不射精、逆行射精等,導致精子不能正常射入陰道內等。

而不明原因的不孕不育是指男女雙方均未查出具體原因,通常需要至少排除女性輸卵管因素和排卵障礙,以及男性因素。如果女性能接受宮腔鏡、腹腔鏡檢查術,不明原因不孕不育的診斷將會更準確。此外,不明原因不孕不育還需要考慮精卵結合障礙。

三、如何對待不孕不育

圖3 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首先,面對不能正常懷孕的情況,先不要著急,治療不孕不育是一個長期過程,要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并且,情緒緊張和壓力過大都會影響正常受孕。

其次,需要在正規醫院做一個科學、全面的檢查,明確病因后進行針對性治療。不要迷信偏方或盲目用藥,否則可能會適得其反。

再次,除了女性無子宮、無陰道和男性睪丸性無精子癥等絕對不孕不育的情況外,大多數不孕不育夫妻接受中藥和西藥治療、介入治療、宮腔鏡和(或)腹腔鏡手術等后,將增加自然受孕的機會;若仍未能妊娠,可以考慮通過人工授精、試管嬰兒技術等方式生育[2]。

最后,早預防、早治療。女性常見的一些婦科疾病,如陰道炎、盆腔炎、宮頸炎等,及早進行治療,可以避免以后出現不孕癥的情況。

總之,對待不孕不育,要堅持“早發現,早治療”的原則,積極進行治療,保持良好的心態,科學地面對自己的問題,這樣才能盡快“好孕”。

參考文獻

[1]張龍.正確對待不孕不育. 大健康,2020(2):12-13.

[2]涂銨素.不孕不育5大常見誤區. 大健康,2021(12):70.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