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中的維C含量很豐富,尤其是柑橘。
橘子是大眾十分熟悉的水果,其果肉鮮美多汁,被很多人所喜愛。
橘子可謂全身是寶,其果肉、皮核、絡均可入藥,但你了解橘子嗎?
橘子是什么?
柑橘,是橘、柑、橙、金柑,柚、枳等的總稱。
中國是柑橘的重要原產地之一,柑橘資源豐富,優良品種繁多,有4000多年的栽培歷史。經過長期栽培與選擇,柑橘成了人類的珍貴果品。
柑橘是蕓香科、柑橘屬植物。柑橘性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性較柚、酸橙、甜橙稍強。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栽培的柑橘主要是柑橘屬。
吃橘子會“上火”
橘子富含維生素C,常吃有益于人體健康,而且可以美容護膚,對于降低人體中的膽固醇和降低血脂也有很好的效用。
但橘子不能吃多,否則容易上火,出現口舌生瘡、口干舌燥、喉嚨干痛和大便干結等癥狀。
所謂“吃橘子易上火”,主要是因為橘子吃起來很方便,沒事坐在那里幾分鐘就會不知不覺吃掉很多。
橘子含糖量很高,吃多了之后,高濃度的糖會使喉嚨細胞中的體液滲出,在高糖的環境下,口腔中的細菌活躍,進行繁殖,就可能會使牙齦發炎,讓人感覺“上火”了。
橘子可以和牛奶一起食用嗎
牛奶和橘子汁混合在一起會產生絮狀沉淀,證明牛奶和橘子不能一起食用?錯!牛奶和橘子是可以一起食用的。
牛奶富含蛋白質,其中80%的蛋白為酪蛋白,酪蛋白等電點在PH4.8左右(偏酸性),當溶液PH值接近等電點時,酪蛋白則發生聚集。
水果中含有許多機酸、無機酸、酸式鹽和酸性有機化合物等,水果的PH值是我們能品嘗到水果有酸味的主要原因。
橘子汁的PH值在3.0-4.0之間,呈明顯的酸性,當在牛奶中加入橘子汁時,牛奶的PH值逐漸變小,當接近酪蛋白等電點時,酪蛋白則發生聚集,牛奶出現沉淀。
相比而言,我們人體胃液的PH值在0.9-1.5之間,屬于強酸性環境,遠高于橘子的酸性。酪蛋白在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作用下徹底變性、分解,形成容易被人體吸收的多肽,牛奶中的游離鈣也溶解于胃酸中,有助于這些物質在小腸的后續吸收。
因此,牛奶和橘子汁混合引起的絮狀物大多是“感官”上的不適,在飲料工業中常可以通過加入一些親水性膠體等物質去改善聚集,生產出“橘汁”牛奶,但是從食物安全性上來講,牛奶和橘子一起食用沒有安全擔憂。
所以說,橘子和牛奶一起食用并沒有危險。橘子雖然好吃但是也要適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