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初,匈奴勢強,控制祁連山及河西走廊。漢武帝時對匈奴發起反擊,在祁連山下,霍去病率軍斬首匈奴三萬多人,奪下河西走廊,漢朝置河西四郡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匈奴人痛哭,悲唱道:“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河西走廊東起烏鞘嶺,西至星星峽,由南邊的祁連山脈和北邊的龍首山、合黎山、馬鬃山以及騰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南北夾持形成,東西長約1200公里。這個地理大通道溝通中原和西域,對華夏文明的發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河西走廊的形成,祁連山脈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祁連山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祁連山是指東起烏鞘嶺,西到阿爾金山以東的當金山口,北至青藏高原北部邊緣,南至柴達木盆地這片廣大區域內的所有山峰在內的山脈群,包括日月山、青海南山等等。狹義的祁連山僅指緊靠河西走廊的一組山脈,包括黨河南山、野馬南山、疏勒南山、大雪山、冷龍嶺等。
祁連山位于我國地勢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是河西走廊、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分界線,到了這里,地勢突然拔高。祁連山脈有26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峰,最高點是海拔5808米的疏勒南山團結峰。
從太平洋吹來的東南季風,暖濕氣流在祁連山脈的阻擋下,越向西北越弱,降水越來越少。祁連山脈截獲了最后的暖濕氣流,形成降雨,成為西北地區的一座龐大濕島。
積雪在山頂層層累積,形成數量龐大的冰川,如著名的夢柯冰川、七一冰川、八一冰川等等。夢柯冰川長度超過10公里,是西北地區最大的山谷冰川。據統計,祁連山脈共有冰川3306條,總儲水量達1320億立方米,相當于五個鄱陽湖蓄滿水的容量。
祁連山冰川融水匯集成河流,在河西走廊形成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水系數十條河流,滋養著河西走廊的一個個綠洲。這一個個綠洲就對應著一座座城市,如著名的河西四郡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就是依托綠洲而建,分別對應者一條重要的河流。
武威有石羊河,張掖有黑河,酒泉有北大河,敦煌有黨河。有水,有肥沃的土地,就有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文明才得以發展和延續。河西走廊正是有了這些,才得以成為古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華夏文明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如果沒有祁連山,可能會是什么樣的情形呢?讓我們看看祁連山周圍,東邊是黃土高原,南邊是柴達木盆地,西面是庫木塔格沙漠,河西走廊以北是巴丹吉林沙漠、騰格里沙漠以及戈壁。如果沒有祁連山這座巨大的濕島,青藏高原將和這一片片的沙漠戈壁連在一起,可能就不再有河西走廊了,這對華夏文明的發展絕不是什么好事。
因此,祁連山脈可以說是關系整個西北地區生態安全的屏障,必須好好保護,絕對不能被破壞,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聲明:本文來源地圖帝,轉載僅做學習交流,非商業用途,所有轉載文章都會注明來源,如文章、照片的原作者有異議,請于后臺聯系我們,我們會進行快速處理或刪除,謝謝支持。)
來源: 地圖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