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以后,炎熱難熬的天氣接近尾聲,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將逐漸下降。秋令之時,以燥當令,此時節的顯著氣候特征為干燥。燥邪容易傷及人體津液,導致口干咽燥、眼干鼻燥、咳嗽咯痰、皮膚干燥、大便干結等各種癥狀。所以此時飲食養生應以養陰潤燥為大法進行合理調養,以下推薦幾款食療方。
銀耳蓮子羹
準備銀耳10克,鮮蓮子20克,芡實15個,冰糖適量。銀耳開水泡發,洗凈,撕成小朵備用。熒實洗凈后置于溫水中。鮮蓮子剝去青皮和嫩白皮,切去兩頭,捕去心,沸水嬋后,用清水浸泡(干蓮子量減半,加水煮10分鐘左右,捅去心,用清水浸泡)。鍋中加水燒開,加冰糖適量化開,放人銀耳、芡實、去心蓮子,小火燉15~20分鐘即可,放涼后即可食用。
本藥膳具有滋陰潤肺、益氣健脾、清熱止咳的功效,適用于干咳痰少、口干咽痛、乏力食少、大便稀溏、心煩失眠等病癥。健康人初秋食用此方可清補肺脾、增強體質、少得感冒、消除疲勞、增進食欲。
白菜豆腐煲
準備豆腐200克,白菜6片,雞蛋2顆,植物油、生抽、香醋、精鹽、蠔油適量,小蔥、大蒜少量。將白菜洗凈,切好(切大絲狀),平鋪于砂鍋內。將豆腐切塊,將雞蛋打散,每塊豆腐前后蘸雞蛋液。鍋里放植物油,將裹好蛋液的豆腐塊放人鍋內煎至雙面金黃色。將小蔥、大蒜爆香,生抽、香醋、精鹽、蠔油配制好后倒人熬汁。將湯汁倒人砂鍋內,蓋子蓋上后大火燜5分鐘即可食用。
本食療可清肺化痰、滋陰潤燥、潤腸通便,尤其適合秋季口干舌繰、咽喉干燥者,嗜煙者,慢性支氣管炎人群以及老人習慣性便秘等。(▲宋添力)
(圖片來源于網絡,僅限于科普宣傳,不作為任何商業用途,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如有不妥,請及時聯系。)
來源: 保健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