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專家:趙晶,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主治醫師本文審稿:李劼慧,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副主任醫師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種經歷,自己身體一直很好,可有時突然會感到胸疼,呼吸不上來,很難受……

是心臟出問題了嗎?這不會是心臟病吧?

會不會猝死

可有時只是疼那么一下,這樣的胸疼還需要去醫院檢查嗎?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這種疑問,究竟為啥會胸疼呢?哪些胸疼不必在意?哪些胸疼必須去醫院呢?下面就來全面科普一下。

引起胸痛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胸痛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癥狀,病因繁多,涉及多個系統,有心源性、肺源性、胃腸源性、骨骼肌肉源性、功能性等。

根據對患者胸痛的病因調查發現,急性胸痛多見于心源性胸痛。心源性胸痛較其他胸痛的危險性大,故就診時考慮非心源性胸痛時需要首先排除心源性胸痛。

  • 心源性胸痛

常見于主動脈夾層、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等。

主動脈夾層多伴有高血壓、疼痛較為劇烈,胸片常顯示縱隔增寬,心血管超聲和胸部CT造影檢查可明確診斷。

急性心肌梗死表現為胸悶、心絞痛、大汗淋漓、瀕死感等癥狀,口含硝酸甘油癥狀不緩解。行心電圖提示有心肌缺血改變,行心電圖及心肌酶檢查明確診斷。

肺栓塞常見的癥狀是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難及氣促,活動后明顯,胸痛、暈厥、煩躁不安、咯血等。

以上幾種情況多為急癥,需及時就診,以免耽誤最佳治療時機,危及生命,引起猝死。

  • 肺源性胸痛

常見于胸膜炎、氣胸、肺炎、胸膜腫瘤、肺癌等。

氣胸也屬于內科急癥,男性發病率高于女性,癥狀輕重與有無肺部基礎疾病及功能狀態、氣胸發生的速度、胸膜腔內積氣量及壓力大小有關。主要表現為患者突然感覺一側胸痛,呈針刺樣或刀割樣,持續時間短,之后可出現胸悶、呼吸困難等癥狀。

肺炎常伴有發熱、咳嗽、咳痰等感染性癥狀,化驗血常規、行胸部CT明確診斷。

  • 骨骼肌肉源性胸痛

常見于帶狀皰疹、肋間神經痛、肋骨骨折等。

帶狀皰疹屬于感染性疾病,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患者胸壁可見皮疹呈帶狀分布。需就診感染性疾病科或皮膚科。

肋間神經痛本病多為患者的主觀癥狀,疼痛的特點為胸部或腹部呈條帶狀分布。需就診胸科。

肋骨骨折常有外傷史,胸壁活動受限,需就診胸外科。

  • 胃腸源性胸痛

常見于食管炎、胃食管反流、食道裂孔疝、食管癌、縱隔腫瘤等。

食管炎和胃食管反流最常見的癥狀是反酸、燒心,胸痛多由反流物刺激食管引起。

食管癌早期癥狀多不典型,容易被忽視,主要表現為胸骨后不適、燒灼感、針刺樣或牽拉樣痛。如果出現相關癥狀,建議及時就診消化科明確診斷。

  • 功能性胸痛

多見于心臟神經官能癥,一般由心理疾病或者內分泌失調引起。多數無心臟器質性病變。

哪些胸痛很危險?如果是一瞬間、不劇烈的胸痛,無其他不適和合并的疾病。無需過分緊張,休息一下,觀察有沒有后續的變化,如果有出現其他不適癥狀,或者頻繁出現一過性疼痛,建議醫院就診。

而持續性劇烈的胸痛往往是最危險的,多提示存在急性病癥。

常見于急性心肌梗死、主動脈夾層、肺栓塞等,這個時候時間就是生命,需要第一時間撥打120急救電話。

胸痛發作該怎么辦?如果出現持續性胸痛,癥狀逐漸加重,休息、藥物均不能緩解,需及時醫院就診。

如果出現心前區疼痛,休息數分鐘或口含硝酸甘油后癥狀可緩解或消失,考慮心絞痛可能,同時建議醫院心內科就診。

如果出現胸骨后疼痛同時伴有反酸、燒心等癥狀,考慮胃腸源性胸痛可能,可以進食一些蘇打餅干,如果癥狀反復出現,建議消化科就診行胃鏡檢查明確診斷。

如何預防胸痛?心源性胸痛的預防:清淡飲食,控制高危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等。戒煙、酒。

胃腸源性胸痛的預防:減少引起腹壓升高的因素,如肥胖、便秘、緊束腰帶等;避免進食高脂肪、巧克力、濃茶、咖啡等。戒煙、酒。

來源: 科普中國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