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專家:
趙愛利,福建醫科大學,營養與食品專業博士研究生
王文祥,福建醫科大學教授,營養與食品專業博士生導師
近日,一知名博主“唐痘痘”不幸逝世的消息引發關注,據報道,他的朋友表示他是因急性胰腺炎離世的。
急性胰腺炎近年來發病率逐漸升高,全球每十萬人就會有34個急性胰腺炎患者,約20%的病人會發展為中度或重癥胰腺炎,病死率上升至30%。
為什么急性胰腺炎如此兇險?都有哪些癥狀?得了急性胰腺炎哪些食物能吃?哪些不能吃?一起來看。
**什么是急性胰腺炎?**胰腺可分泌胰酶、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以幫助消化吸收,調節機體代謝,正常情況下胰腺腺泡細胞內酶的形成和分泌與細胞質隔絕,且胰腺實質與胰管、胰管與十二指腸、胰腺分泌與膽汁分泌存在壓力差,不會出現十二指腸液和膽汁反流入胰腺激活胰酶的狀況。
當上述平衡因為一些因素被打破,就會引發急性胰腺炎。
- 膽囊結石或膽道感染
膽囊結石下行導致膽汁經通道反流入胰管或卡在膽管和胰管交接處導致胰液排不出來,是胰腺炎發作的主要病因,約占40%-50%。除此之外,寄生蟲感染、腫瘤也可能會堵塞胰管,引發急性胰腺炎。
- 酗酒
酒精代謝需要胰腺的協助,大量酒精攝入會導致胰管內壓增高,損傷腺泡細胞引發胰腺炎,且由酒精誘發的急性胰腺炎發生壞死進發重癥的幾率也更大,約20%的急性胰腺炎由酒精引起。
- 暴飲暴食
過量食物刺激一方面會引起胰腺消化液大量分泌,另一方面可導致十二指腸炎癥,胰液排泄不暢或返流。另外,暴飲暴食常會導致嘔吐、十二指腸腸內高壓等,都可能發生胰液返流,進而誘發急性胰腺炎。
- 十二指腸相關疾病
十二指腸降部內部憩室炎、十二指腸壁血腫、胰十二指腸切除等都可能累及胰腺,導致胰腺腺泡破裂,胰液及已激活的胰酶滲出,進行“自我消化”,引發胰腺炎。
- 高脂血癥
高脂血癥分解產物能對腺泡細胞產生直接損傷,或導致血液粘度增加,胰腺微循環障礙,引發胰腺炎。
- 手術或創傷
內鏡下逆行胰膽管造影術(ERCP)、腹部創傷可能會引起急性胰腺炎。
- 感染
腹腔及盆腔臟器的感染會經血流、淋巴或局部浸潤引發急性胰腺炎,除此之外還有傷寒及腮腺炎。
- 高鈣血癥
臨床表現為血清游離鈣或總血清鈣水平高于正常參考值上限。而甲狀腺及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惡性腫瘤、含鈣補充劑、感染或肉芽腫性等疾病都會引起高鈣血癥。據報道,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等代謝異常人群急性胰腺炎的發生率為1.5%-15.3%。
- 其他
藥物因素如糖皮質激素、雌激素、硫唑嘌呤、5-氨基水楊酸等可能會引發胰腺炎,除此之外,還有遺傳及精神因素。
**急性胰腺炎有哪些癥狀?****腹痛:**突發性上腹痛,呈持續性可向腰背部放射,抱膝或前傾坐位時疼痛可能會減輕,平躺則會加劇疼痛。
**惡心、嘔吐:**起病后惡心、嘔吐頻發,嘔吐物為胃內容物、膽汁等,且嘔吐后腹痛無法緩解。
**發熱:**發熱持續3-5天,超過一周需考慮有繼發感染。
**低血壓及休克:**多發于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由于胰腺出血壞死繼發感染,有躁動不安、口唇蒼白及呼吸困難等癥狀。
**其他伴隨癥狀:**腹部壓痛,腰部出現藍綠色瘀斑,嚴重時會出現心、肺等多器官功能障礙或衰竭。
急性胰腺炎有多兇險?根據《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2014)》,急性胰腺炎病程為早、中和后期,分別在早期和后期出現兩個死亡高峰。
早期(急性期):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和多器官衰竭進而危及生命。
中期(演進期):壞死性液體積聚或包裹性壞死。
后期(感染期):即發病4周后,由于腸道菌群易位等原因,胰腺及胰周壞死組織合并感染,繼發膿毒血癥、多器官功能障礙或衰竭、消化道瘺等并發癥,進而引發生命危險。
**急性胰腺炎如何進行營養治療?**營養支持對于重癥胰腺炎是必須的。營養支持治療主要分為腸內營養和腸外營養。對大多數患者而言,早期采用腸內營養可以維持胃腸道運動并保護腸道屏障,而對不能進行腸內營養的重癥胰腺炎患者采用腸外營養進行營養支持。
輕癥:在發病早期,應禁食2-3天,營養支持以腸外為主,切忌過早進食。
重癥:應絕對禁食7-10天,若出現嚴重并發癥需禁食20-50天,采用腸外營養支持。
**急性胰腺炎患者該怎么吃?**宜吃
病情恢復期可吃米湯、藕粉、米粉、面線糊、果汁等低脂高碳水化合物全流質飲食;恢復進食后可吃魚蝦、畜禽肉、脫脂奶、豆漿等富含優質蛋白質低脂的食物,主食可選擇素面條、軟米飯、爛米粥等。
忌吃或少吃
富含脂肪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奶油、肥肉等;生冷瓜果、涼拌菜、火腿臘肉、韭菜、芹菜等生、冷、硬和過于粗糙的食物;辣椒、胡椒等辛辣刺激的調味品;酒及含酒精飲料。
如何預防急性胰腺炎?-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合理膳食,避免暴飲暴食或進食過多油膩的食物,避免酗酒甚至禁酒,生活作息規律,堅持運動,保持良好心情。
- 高血脂及膽囊疾病要及時治療
膽石移動堵塞胰管是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因此及時治療膽道疾病是預防急性胰腺炎的根本。高脂血癥患者應在醫囑下合理用藥控制血脂,定期復查,控制體重。
- 針對病因防止復發
約17%-22%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會進展為復發性急性胰腺炎,10%-15%的患者會發展為慢性胰腺炎。針對病因進行有效的治療和干預有助于防止復發。
急性胰腺炎早期癥狀易與
普通消化道疾病混淆
有些患者覺得忍忍就過去了
因此延誤病情
從而危及生命
因此一旦出現身體不適
立即就醫
來源: 科普中國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