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最近臺灣省珊瑚白化事件,海南省也常有發生。我認為珊瑚白化是一種常態,是適應環境變化的一種生態學及生理學機制,就如同人,夏天光膀子,冬天穿棉襖。珊瑚白化不是上世紀就有,也不是澳洲專家大驚小怪的500年前就有,而是與石珊瑚在內的許多珊瑚綱物種一樣,是與生俱來的,至少已有4.2億年的歷史。蟲黃藻與淺水珊瑚等的共生關系,構成了物種進化的基石,這種共生關系進化到硨磲才結束,而原綠藻與無脊椎動物的共生關系,更是發生在接近脊束動物的苔蘚動物門,處于更高的進化位置。
2020.9海南西北部珊瑚大規模白化
臺風與珊瑚白化有關聯,但未必是一一對應的緊密關系,有臺風,珊瑚未必不白化,珊瑚正常,也未必是有臺風。否則也就無法解析太平洋西岸的赤道無風帶為何珊瑚生長茂盛了。
珊瑚白化在學術界的人大多數歸因于全球氣候變暖,尤其是某些自以為執學術牛耳的某些人,更是可恥。珊瑚規模化白化現象,這就有如購買彩票,中大彩的機會是很少的,但是,總會有發生。
海南島東西兩側海岸自2020年以來分別發生兩次較大規模的珊瑚白化事件,至于西沙一些澙湖則每年都會發生規模性白化。如同有的人會夏季中暑死亡一樣,但比例很少,珊瑚白化在大多年份也是一樣,也就個別年份比較嚴重一些。
上圖:2022年8月海南東北海岸出現珊瑚規模化白化。陳宏攝
根據現有化石證明,珊瑚起源于6.3億年前的埃迪卡拉紀,它目睹過寒武紀的生命大爆發階段,也經歷過此后的5次地球生命大滅絕事件,這些事件都與全球溫度的劇烈變化有關。由于地球的板塊運動,珊瑚的化石更是在滄海桑田之間輪流出現,很多人不知道,今天的青藏高原,西伯利亞都曾經有珊瑚的分布。從物種進化上說,珊瑚與蟲黃藻絕對是絕配,造就了地球上花崗巖玄武巖等無機礁石之外的最早出現的生物礁石。我相信:智慧如人類,在地球上不一定會長期生存下來,而珊瑚則會久久生存,如同藍藻,越簡單越長久。
埃迪卡拉紀發生于6.3億年前,在澳大利亞埃迪卡拉的地方發現化石群,里面就有類似珊瑚、水母、海綿等進化史上初始的多細胞動物,在地質史上被稱為埃迪卡拉紀,可稱為是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序幕。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以上為拋磚引玉,歡迎讀者們討論。)
文章:陳宏(海南南海熱帶海洋研究所所長,中國綠發會珊瑚保護地·永樂環礁主任)
整理:Linda
編輯:Pierre
來源: 中國綠發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