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活得夠久,就一定會遇到前列腺問題。”這在男人圈里廣為流傳的一句話,讓大多數男人對前列腺的些許問題抱著無所謂的態度。

然而事實上,前列腺會患癌,其發病率在男性所有惡性腫瘤中位居第二。雖然其早期治愈率能達到95%以上,甚至100%的臨床治愈,但早期發現卻不足30%,剩下的多為局部晚期或者多發轉移的患者,即便經過標準化治療,結果也往往很不理想。

為何發病率與治愈率“雙高”的常見癌癥,

早期卻難以發現呢?

本期指導專家

朱紹興/浙江省腫瘤醫院泌尿外科主任

浙江省腫瘤醫院泌尿外科主任朱紹興主任醫師介紹,年齡是誘發前列腺癌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在人均預期壽命穩定增長的當下,前列腺癌的發病率逐年升高,給男性的健康生活帶來沉重負擔。

另外,家族遺傳因素、日常生活壓力大、情緒焦慮、吸煙、高脂飲食習慣等,都可能會引起前列腺癌。“我們的飲食結構從以前的高碳水化合物轉變為高脂肪、高蛋白質,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前列腺癌的發病率上升。”他指出,前列腺癌之所以被稱為“富貴癌”,跟現代人生活水平提高,大吃大喝的飲食習慣脫不了關系。研究表明,高脂肪食物攝入過多,會使膽固醇的合成增加,從而使雄激素合成增加,而雄激素的增加是導致前列腺癌的一個重要因素。

不過,朱紹興也指出,其實前列腺癌并不可怕,它是一個“慢性子”的惡性腫瘤,生長很緩慢,如果能在早期發現前列腺癌,治愈率非常高。遺憾的是,很多患者診斷出來的前列腺癌大多是已經轉移的晚期腫瘤,預后往往不佳。

究其原因主要還是觀念不到位。從臨床上來說,前列腺癌的早期癥狀往往是比較隱匿的,在這種情況下,患者往往很難有所察覺。尤其是很多老年人容易出現尿急、尿頻以及尿分叉的情況,但對于前列腺健康存在問題的人來說,這些癥狀的出現可能就是前列腺癌的“信號”。然而很多人似乎沒有這方面的意識,因此就忽視了早期篩查的環節。

而且,前列腺彩超對于查出早期前列腺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明確的篩查方案是做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檢查,這也是早期篩查前列腺癌特異性的最方便、敏感的方法。在此基礎上,結合穿刺活檢以確定最終檢查結果。不過這項檢查并未列入常規體檢中,受限于經濟條件和思想觀念不到位,很多高危人群沒有及時做檢查,從而遺憾錯過發現早期前列腺癌的最佳時期。另外,前列腺癌多發生于前列腺的外周帶,所以肛門指診也是早期發現前列腺癌的重要方法。

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是前列腺產生的一種蛋白,主要存在于精液中,血液中的濃度非常低。當前列腺的結構被癌變細胞破壞時,大量PSA會進入血液中從而被監測到。PSA檢測也是癌癥篩查中比較人性化的一種篩查手段,通過血液檢測就能發現問題。

朱紹興指出,目前,臨床上對于早期前列腺癌的治療目標是“三連勝”,即“控瘤”“控尿”和“控性”,即將腫瘤完全切除的同時,能夠控制排尿和維持性功能。所以,建議50歲以上的男性及有明顯前列腺癌家族史的40歲以上男性,應每年進行一次PSA測定和直腸指診。當確診為前列腺癌后,也不要過度擔憂,正視疾病,盡快去正規醫院進行治療,有助于治療及更快的恢復健康。

來源: 浙江省腫瘤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