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移民,可能很多朋友會想到出國,出國移民對于人類來說已經不新鮮了,現在星際移民成為了人類的下一個目標,星際移民就是從地球搬移到其他星球 !

根據科學家對宇宙的探索,目前人類的科技還沒有辦法飛出太陽系,所以想要移民到太陽系外,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我們只能夠在太陽系內尋找適合的星球,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是月球,如果移民月球人類還是有機會的,不過在移民前,人類必須對月球進行大規模的改造,月球是地球的一顆衛星,質量要比地球小很多。

為了探索月球的奧秘,人類也曾多次登陸月球,還從月球上拿回了土壤樣品,根據科學家對月球的探索,我們知道月球上面什么都沒有,到處都是大大小小的環形山,這些環形山可能和小行星撞擊有關系,如果想要移民月球,就必須保證月球上面有氧氣,氧氣對于人類來說非常重要,如果人在沒有氧氣的環境中,可能堅持不了幾分鐘就死亡了,那么如何才能夠讓月球產生氧氣呢?目前科學家計劃從月球的土壤中制造出氧氣來,可能聽起來有一些不可思議。

不過在深圳的深空探索科學技術與應用大會上,航天五院508研究員介紹了我國的最新研究成果,就是利用月球土壤制造氧氣,雖然月球看上去是一顆光禿禿的星球,但是月球的土壤中含有氧元素,只要我們能夠將這些氧元素轉化為氧氣就可以了。目前科學家認為有一種手段比較有效,就是熔融電解法,簡單來說就是將月球的土壤加熱,加熱到可以通電的程度,這樣能夠讓各個元素單獨出現,比如說月球表面有一種鈦鐵礦和氧化亞鐵,將這些物質加熱到2500攝氏度以后, 就可以制造出氧氣來。

根據科學家的介紹,目前我國的航天五院511所已經通過嫦娥探測器進行試驗,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果這個項目能夠成功實現的話,人類就有希望在月球移民了。不過想要在月球真正地移民,光制造出氧氣來是不夠的,氧氣只是人類生存的必要條件之一,除了氧氣之外還要有水,水是生命之源,生命的誕生離不開水資源,目前月球上并沒有發現水資源,想要在月球制造水資源還是比較困難的,可能有人會說把地球上的水資源運輸到月球上,雖然這個方法可以,但是想要讓這些水資源長久地留在月球非常困難。

地球之所以能夠保證水資源總量不變,是因為地球的大氣層和磁場,在太陽光的照射下,水會變成水蒸氣蒸發,由于地球有厚厚的大氣層,所以水蒸氣飛到一定高度,就會被大氣層阻擋,一部分變成雨落下來,還有一部分變成雪,而少部分的水蒸氣會逃離地球,不過地球有強大的磁場,能夠將經過地球附近的水元素吸引過來,這樣地球就可以保證水的總量是不變的,而月球沒有磁場和大氣層,就算是把地球上的水資源運輸上去,水資源也會很快地被蒸發掉,想要從根本解決月球水資源的問題,還需要從大氣層和磁場開始入手。

不過我們可以先在月球上建造一個封閉的基地,在這個封閉的基地里面,制造出一個和地球一樣的生態環境就可以了,目前我國已經在月球制造氧氣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相信為了我國會取得更大的突破。其實除了我國之外,其它國家在月球上制造氧氣也投入了很多精力,比如說美國,在2005年的時候就開展了月球制氧競賽,當時美國利用火山灰代替月球土壤,如果能夠在8小時之內制造出5公斤氧氣,就獎勵25萬美金。而且日本和以色列也共同簽訂了協議,準備一起在月球上制造氧氣。

為什么這么多國家都想要爭奪月球呢?難道月球移民比在地球居住更好嗎?首先月球移民代表了一個國家的科技,除此之外,月球上有很多稀有資源,比如說氦-3,這種資源在地球上的儲量是非常少的,氦-3是可控核聚變的主要原料,根據科學家的計算,月球上的氦-3儲量大約在110萬噸左右,如果這些資源能夠被人類利用,那么人類是有機會制造出可控核聚變的,我們知道太陽能夠燃燒就是內部核聚變的反應,如果人類能夠制造出可控核聚變,那么人造太陽也就不遠了。

可控核聚變是一種高效、環保、能量充足的資源,如果人類能夠實現可控核聚變,那么人類飛出太陽系就有希望了,目前這種能源在月球上很多,所以很多國家都想要從月球上挖掘這種能源,想要從月球上挖掘這種能源,就需要在月球建造基地,所以很多國家想要改造月球也是帶著目的來的,如果我國在月球制氧上取得重大突破,未來在月球建造基地也是有可能的,小編希望我國能夠成為首個在月球建造基地的國家,也希望人類能夠在探索宇宙方面取得取得重大突破,對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聲明:本文來源宇宙解碼,轉載僅做學習交流,非商業用途,所有轉載文章都會注明來源,如文章、照片的原作者有異議,請于后臺聯系我們,我們會進行快速處理或刪除,謝謝支持。)

來源: 宇宙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