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你會認為,我們所處的地球已經是遼闊無比了,但和宇宙比起來,卻只是如同塵埃一般的存在。宇宙的浩瀚絕不是我們可以想象的,而茫茫宇宙中,天體的數量數不勝數,每個存在都有自己奧妙,彗星也是如此。

什么是彗星呢?

彗星,又被稱為“掃帚星”,其實就是太陽系在形成過程中殘留下來的物質,它們也是圍繞著太陽運行的,當彗星在太陽系外圍移動時,極低溫的環境會導致其成分里含有的冰凝固到巖石上,而當彗星靠近太陽時,會受到太陽溫度的影響,漸漸消融,讓彗星產生彗星尾,在速度上發生變化。

目前人們已經發現的彗星已經有1600多顆,彗星用肉眼比較難看到,借助天文望遠鏡每年也只能看到二十多顆。彗星中,名氣較大的應該要算“哈雷彗星”了。哈雷彗星是最大最容易觀測到的彗星,它是由英國天文學家哈雷推算出來的,因此有了這個名字。

但今天我們要說的,并不是哈雷彗星,而是“伯納迪內利-伯恩斯坦”。“伯納迪內利-伯恩斯坦”可以說是迄今為止,科學家在奧爾特云內發現的最大彗星了,它的直徑約有137公里,質量500多億噸,是典型彗星質量的10萬倍。

奧爾特云是一個假設包圍著太陽系的球體云團,距離太陽約為1光年,布滿著不少不活躍的彗星。

言歸正傳,近日,有美國宇航局通過哈勃望空間遠鏡發現,“伯納迪內利-伯恩斯坦”正從太陽系邊緣,以每小時35000公里的速度,直奔著地球來。目前距離地球30億公里。

這個“龐然大物”會對地球有什么影響嗎?

我們都知道,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的災難性結果有多嚴重,恐龍的滅絕就是源于此。如果它撞擊了地球,這可是相當于上千萬億噸的TNT炸藥同時爆炸,99.99%的生物都難逃厄運,地球將會面臨大洗牌。

有科研人員推測,“伯納迪內利-伯恩斯坦”要飛到土星外側軌道,起碼還要等到2031年,而到地球,那還是有一段距離的。

而只要沒有什么意外,讓它飛向地球,我們還是安全的。有生之年,也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再聽到它的消息,對此,你怎么看呢?歡迎來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