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還記得小學語文學的《蝙蝠和雷達》嗎?**說的是科學家從蝙蝠發出的超聲波辨別方向中得到啟發,最后研究出雷達。其實蝙蝠的超聲波研究和雷達的發明并沒有直接關系,但是要解釋相控陣雷達,我還是借用蝙蝠做個比喻:

普通雷達就像是一只蝙蝠對著天空發出超聲波,如果發現天上有物體就會反射回來;相控陣雷達就像是一只擁有蜻蜓復眼般的蝙蝠,對天空進行網狀式掃描,所有復眼都能發射超聲波。

只是蝙蝠發出來的是超聲波,而雷達發出來的是電磁波。電磁波與超聲波的區別就是,電磁波是一種物質,可以在空氣中傳播,也可以在真空環境中傳播;超聲波只是一種波動形式,需要借助某種介質才可以形成,真空環境中不能形成超聲波。

雷達的發明

我們從小學課文上看到蝙蝠與雷達的故事,大家就會覺得雷達是從蝙蝠身上得到的啟發,實際上這則故事只是發現了超聲波,而雷達的發明是在這個故事發生后的100多年后。

1793年,意大利科學家斯帕拉捷在晚上散步的時候,發現蝙蝠在夜空中飛來飛去非常靈活,也不會撞到樹上或者墻上。這個現象引起他的好奇,于是斯帕拉捷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

他抓了幾只蝙蝠關在籠子里,先是把蝙蝠眼睛蒙起來試飛,發現“瞎眼”的蝙蝠飛起來一樣靈敏。他再把蝙蝠的鼻子堵起來,結果蝙蝠也沒有受到任何影響。接著斯帕拉捷把蝙蝠的耳朵堵住,這次蝙蝠就像是沒頭的蒼蠅,在夜空中胡亂飛行,一會撞到樹上,一會又撞到墻上。

斯帕拉捷的實驗證明了蝙蝠靠聽覺進行方向和障礙物的辨別,但是對于超聲波的研究和應用,一直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才得到廣泛應用,超聲波被應用于醫療、工業、農業等領域,而且超聲波還可以用來清洗,我們去眼鏡店洗眼鏡用的就是超聲波。

雷達發射的是電磁波,這種物質于1887年被德國科學家赫茲證實,而且當時他也發現電磁波在傳播的過程中,遇到金屬物質會被反射回來,就像光照到鏡子一樣,但是當時的科學家并沒有想到利用這個原理進行空中偵察。

1897年夏天,俄國科學家波波夫在海上進行通信試驗,他發現兩艘船在通訊過程中,如果有第三艘船從中間駛過,通訊就會被中斷。當時波波夫將這一現象寫在工作日記中,并得出結論:障礙物會對電磁波的傳播產生影響。遺憾的是,波波夫也沒有利用電磁波這一特性進行更深層的研究。

一直到1934年,英國皇家無線電研究所所長沃特森·瓦特發現了電磁波反射的特性,當時英國正準備大力發展防空力量,為此英國空軍甚至找了一批聽覺靈敏的肓人利用耳朵搜尋敵機。瓦特認為,可以利用電磁波反射的原理進行空中偵察,只要發現敵機,電磁波就會反射回來,這樣比人耳搜尋要準確得多,范圍也更廣。

于是,瓦特的建議得到認可,英國空軍也因此獲得了一筆新裝備研發的撥款。1935年,瓦特和英國電機工程師研制出第一臺探測飛機的雷達。

所以從雷達發明的歷史可以看出,雷達與蝙蝠之間的聯系真的不大,超聲波的反射、光的反射、電磁波的反射,都是經過單獨的試驗被發現,三者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

什么是相控陣雷達

從第一臺雷達發明以后,就被廣泛應用于軍事領域,這種雷達屬于機械式的,只能以固定的轉動方式對固定范圍進行掃描,如果遇到高速飛行器,比如高速戰斗機或者導彈,這種雷達的反應速度就跟不上了,于是相控陣雷達隨之產生。

相控陣雷達又叫電子掃描陣列雷達,是通過改變天線表面陣列所發出波束的合成方式,來改變波束掃描方向的雷達。相控陣雷達比傳統雷達掃描的效率和速度更快,對目標訊號測量的精確度也更高,舉個形象比喻就是,傳統雷達就像是一顆LED燈射向天空,相控陣雷達就像是一整塊裝滿LED燈的面板同時射向天空。

相控陣雷達分為有源和無源,無源相控陣雷達只有一個中央發射機和接收機,發射出來的高頻能量由計算機分配給天線陣列中的各個輻射器,優點是成本低,技術要求低,缺點就是發射和接收環節要是出了問題,整個雷達都不能使用。

有源相控陣雷達則是每個輻射器都安裝了發射和接收的組件,整個雷達可以擁有成千上萬個這樣的輻射器,就算其中有些輻射器壞了,也不會影響其他輻射器的正常運行,因為每個單元都是獨立的。優點是可以進行三坐標掃描(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缺點是造價高,技術要求高。

相控陣雷達的有源與無源,其實就像是音箱的有源與無源。有源音箱里面安裝了功放機,只要有聲音輸入就可以進行放大發音;無源音箱除了喇叭、分頻器,里面就是空的,需要經過功放機對每個音箱進行信號放大。

無源音箱的功放機壞了,所有音箱都不會響,有源音箱的功放機壞了, 只有相應的那對不會響,其他音箱不影響。

結語:

相控陣雷達比普通雷達需要更高的技術要求,首先需要有強大的電子技術作為基礎,其次就是要具備強大的計算機系統,因為相控陣雷達會同時收到很多信息,計算機需要對這些信息進行分辨識別和處理,這就需要有足夠強大的系統和精密的算法程序。

由于相控陣雷達需要整個工業體系的支持,因此并不是所有國家都有能力研制,目前這個領域還是美國領先,而中國隨著近幾十年的發展,在相控陣雷達方面也做得相當不錯,與美國之間的差距也在逐漸縮小。

(聲明:本文來源宇宙解碼,轉載僅做學習交流,非商業用途,所有轉載文章都會注明來源,如文章、照片的原作者有異議,請于后臺聯系我們,我們會進行快速處理或刪除,謝謝支持。)

來源: 宇宙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