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騰訊新聞較真平臺版權稿件,本次轉載已獲得授權,禁止二次轉載,如有相關需求,請直接聯系較真平臺(微信公眾號ID:qqjiaozhen)。

流言:

新冠疫苗兩針是體液免疫;一針是細胞免疫;霧化叫粘膜免疫。只有三種疫苗都打,三種免疫屏障都建立起來,才能保障自身健康。

真相解讀:

這種說法并不準確。我國使用的新冠疫苗可以粗略分為非活疫苗(全病毒滅活/亞單位)和活疫苗(腺病毒重組)兩大類,但都是注射類疫苗。前者主要誘導體液免疫(產生抗體),并形成免疫記憶;后者不僅能誘導體液免疫,還發現有細胞免疫(幾種細胞激活,產生細胞因子)。通過國外的臨床研究發現,這兩大類疫苗接種后都能讓免疫系統有效對抗病毒,都能有效降低發病、住院、重癥和死亡風險。從有效性數據來看,暫時無法得出有細胞免疫的疫苗保護效力就要好于僅有體液免疫的疫苗。除此之外,從一些國外研究來看,“混打”不同工藝的新冠疫苗,雖然可能會帶來更好地免疫原性,但使用我國研制的疫苗進行“混打”是否能帶來更好的保護效果還沒有被證實。而且國外兩種不同工藝新冠疫苗混打后不良反應發生的數量也有所提高,甚至有的混打地區明確提到“做好第二天不能上班的準備”。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還有一個名詞叫做“粘膜免疫”,就是在消化系統或呼吸系統等部位的表面建立一道抗體防線。一般口服或者鼻噴疫苗能夠誘導粘膜免疫,但目前全球還沒有獲批的此類工藝新冠疫苗。值得注意的是,能夠誘導粘膜免疫的疫苗并不一定就是最有效的疫苗,比如既往國外應用的鼻噴流感疫苗和滅活(裂解)流感疫苗相比,就發現對于不同人群應用的保護效力各有優劣,甚至出現過對于某種型別的流感病毒無保護效力的情況。而近期一種新冠疫苗噴劑也因免疫原性不足所以在1期臨床研究結果出來后就終止了。因此接種任何一種疫苗都是有效的,不必把所有疫苗都打一遍才能產生保護效果。

來源: 騰訊較真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