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新聞真是痛心!重慶S39渝長復線高速上,一場貨車追尾一輛近百噸重、低速行駛的超重型半掛車,致使7人死亡,1人受傷。
事故最新調查報告曝光,竟揪出三個致命細節:司機長期“打呼嚕”、車輛超員、前車龜速行駛。這些被忽視的安全隱患,最終釀成7死1傷的悲劇........
事故還原:三重隱患疊加引爆慘劇
調查報告顯示,司機夏某不僅是非法營運+超載,更被查出患有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俗稱“重度鼾癥”)。這三重致命因素如同“死亡組合”,讓7個家庭瞬間破碎。
隱形殺手
很多人以為打呼嚕只是影響睡眠質量的小問題,但重慶這起7死1傷的車禍調查報告揭露了殘酷真相——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這個被嚴重低估的“睡眠殺手”,正在悄悄威脅著每一位駕駛員的安全!
什么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是一種危險的睡眠障礙,患者在睡覺時呼吸道反復塌陷,導致呼吸暫停或低通氣,引發頻繁缺氧。
夜間頻繁的呼吸暫停使患者難以獲得高質量的深度睡眠,造成白天嗜睡、疲乏、注意力渙散,甚至出現所謂的“睜眼微睡眠”——表面清醒,實則大腦已短暫進入睡眠狀態。
每年約80萬起車禍與“打呼嚕”有關
大家可能不知道,打呼嚕引發的車禍數量,遠超酒駕和疲勞駕駛!根據美國睡眠醫學會最新研究顯示:
重度鼾癥患者發生交通事故的風險是普通人的2.5-7倍;每年約80萬起交通事故與重度鼾癥患者相關。
醫學界已多次呼吁將睡眠健康納入駕駛員健康管理的重要內容,從源頭上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
打呼嚕≠睡得香!出現這些癥狀要當心了
很多人覺得打呼嚕是睡得香的表現,其實這可能是身體在“報警”。如果你睡覺時經常打呼嚕,而且呼嚕聲時大時小、中間還會突然停頓幾十秒沒聲音,就像憋住氣一樣,甚至有時候會被自己憋醒,那就要特別注意了。
比如:白天也容易犯困,坐著看電視、等紅燈時就不自覺地打瞌睡,或者明明睡了很久還是覺得累,這些都是典型的“鼾癥”表現。最危險的是,有些人會在開車時突然“斷片”睡著,這可不是簡單的疲勞駕駛,而是疾病導致的不可控嗜睡。
懷疑自己有鼾癥怎么辦?
如果您或家人有這些情況,建議去醫院做個“睡眠監測”。這個檢查很簡單,戴著幾個小儀器睡一晚,醫生就能判斷是不是鼾癥、嚴不嚴重。早發現早治療,既能改善睡眠質量,又能避免很多健康風險和安全事故。
溫馨提醒:打呼嚕不是小事,特別是伴隨白天犯困的情況,一定要重視起來!
來源: 鄭州民生耳鼻喉醫院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