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老齡化社會進程的不斷加快,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老年人也日益增多,他們大都會面臨不同程度的肺功能下降、排痰困難等問題,嚴重時可能誘發肺不張、肺部感染等并發癥。影響生活質量,增加經濟負擔。如何幫助他們快速、高效地恢復呼吸功能、減少痰液的困擾呢?一種名為“主動呼吸循環技術(Active Cycle of Breathing Technique,ACBT)”的呼吸康復方法,正在逐漸惠及越來越多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老年人。
什么是主動呼吸循環技術?
主動呼吸循環技術(ACBT)是一種靈活、可自主操作的呼吸道管理技術,主要通過“呼吸控制—胸廓擴張—用力呼氣”三個步驟,幫助主動清除氣道分泌物、改善肺通氣功能。它無需復雜設備,學會后可獨立完成。它不僅可以避免反復劇烈咳嗽導致的呼吸肌勞損,還能安全溫和地促進精準排痰;也可根據痰液量、體力等情況個性化調整訓練強度。
ACBT的核心步驟:分階段“打通”呼吸通道
ACBT的完整循環由三個步驟組成,包括“放松呼吸”、“擴張胸廓”、“精準排痰”。具體操作詳解如下(建議在醫護人員指導下首次練習):
第一階段:控制呼吸(Breathing Control,BC)——放松呼吸肌,為后續訓練打基礎
目的:緩解因咳嗽或緊張導致的呼吸急促,放松胸腹部肌肉,讓呼吸回歸平穩狀態。
操作方法:
? 取坐位或半臥位,雙手輕放腹部;
? 用鼻子緩慢吸氣,約2-3秒,感受腹部鼓起;
? 用嘴巴緩慢呼氣,約4-6秒(呼氣時間是吸氣的2-3倍),像吹口哨一樣,感受腹部回落;
? 以上動作重復5-8次,直到呼吸節奏平穩、身體放松。
第二階段:胸廓擴張訓練(Thoracic Expansion Exercise,TEE)——擴張肺泡,松動痰液
目的:通過深呼吸擴張胸廓和肺泡,增加肺部通氣量,同時松動附著在氣道壁上的痰液,為排出做準備。
操作方法:
? 保持坐位,雙手輕放胸廓兩側(感受肋骨運動);
? 用鼻子深吸氣,約4-5秒,盡量讓胸廓向外、向上擴張;
? 吸氣末屏氣2-3秒,用嘴巴緩慢呼氣,約6-8秒,感受胸廓回落;
? 重復3-5次,之后回到“呼吸控制”階段,避免過度換氣導致頭暈等不適。
若屏氣后感到胸悶,可縮短屏氣時間或跳過屏氣步驟。
第三階段:用力呼氣技術(Forced Expiration Technique,FET)——精準排痰,清除深部痰液
目的:通過“哈氣”產生的氣流震動,將小氣道的痰液“推”向大氣道,再通過有效咳嗽排出。
操作方法:
? 先進行一次“中流量哈氣”:用鼻子正常吸氣,然后張大嘴巴,用力呼氣并發出“哈”的聲音(類似哈氣在鏡子上起霧的感覺),持續2-3秒;
? 再進行一次“高流量哈氣”:用鼻子深吸氣(接近最大吸氣量),然后快速用力“哈”氣(短促有力);
? 若哈氣時聽到喉嚨有痰鳴音,立即咳嗽排出痰液;
? 重復1-2次哈氣,避免過度用力導致疲勞。
哈氣時需保持聲門開放(不要憋氣),氣流應集中在氣道內震動,而非單純“咳嗽”。
ACBT的注意事項:
雖然ACBT操作簡單,但為確保安全有效,需注意以下幾點:
體位與時間:
最佳訓練體位為坐位(有靠背)或上身前傾的站立位,避免仰臥位(可能限制膈肌活動);訓練時間建議選擇餐前1小時或餐后2小時,避免因腹部脹滿影響呼吸。
強度與頻率:
初始階段每日2次,每次10分鐘,適應后可增至每日3次;若訓練中出現頭暈、胸痛或呼吸急促,立即停止并恢復“呼吸控制”;痰液量較多時,可聯合霧化吸入(濕化氣道)或拍背(輔助排痰),效果更佳。
禁忌與特殊情況:
合并咯血、氣胸、嚴重心律失常或顱內壓升高的老年人,需經醫生評估后再訓練;痰液顏色異常(如血性痰、黃綠色膿痰)或量突然增多時,應及時就醫。
主動呼吸循環技術容易掌握。通過“放松—擴張—排痰”的科學循環,能加速痰液清除、改善肺功能。需要提醒的是,ACBT需在首次練習時由醫護人員指導,確保動作規范。——從今天開始,一起練習吧!
作者:
張瑩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 胸外科 護士
鄭薇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 胸外科 副主任護師
審核:張娜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 胸外科 副主任護師
注意:封面圖由作者提供
來源: 科普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