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當你滿懷期待地打開一塊心愛的巧克力時,卻常常遭遇令人沮喪的場景:巧克力在高溫下變得軟塌塌,失去了原本的形狀和口感,變得黏糊糊難以入口。難道酷暑時節,我們就注定與巧克力的美妙滋味絕緣了嗎?別擔心,科學家們正努力解決這個甜蜜的煩惱!他們正在用澳洲堅果油凝膠打造新一代 “不怕熱” 的巧克力,讓我們在夏天也能盡情縱享絲滑。
夏天是巧克力的“天敵”
巧克力,這款風靡全球的美味,以其獨特風味和醇厚口感俘獲人心。它不僅帶來味蕾的愉悅,還兼具營養價值:能提振情緒、集中注意力、增強記憶力,甚至對調控膽固醇、維持血管彈性、防治心血管疾病都有一定益處。
然而,傳統巧克力有一個 “致命弱點”,那就是對溫度極為敏感。其核心成分之一可可脂,在常溫下賦予巧克力完美固態與口感,但它非常“嬌氣”。一旦環境溫度接近或超過其熔點(通常在30℃-34℃之間),特別是在炎夏,可可脂便開始融化,導致巧克力變形、變軟,食用體驗一落千丈。這也使得巧克力在夏日的儲存和運輸面臨巨大挑戰,讓許多愛好者只能望“巧”興嘆。
澳洲堅果油:蘊藏的“抗熱”潛力
為了解決巧克力的耐熱難題,科學家們將目光投向了一種新興原料——澳洲堅果油。澳洲堅果,作為一種熱帶木本油料作物,在我國的種植面積已經超 400 萬畝,位居全球第一。其果仁油脂含量超過 70%,這為開發澳洲堅果油產品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
澳洲堅果油本身是一種健康植物油,富含不飽和脂肪酸(主要是油酸和棕櫚油酸),含量高達 80%。長期食用有助于降低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是功能性食品和膳食補充劑的理想候選者。
然而,高不飽和度也帶來了挑戰——它在儲存中極易氧化,影響其理化性質、感官品質和營養價值。正是這一“缺點”,激發了科學家利用油凝膠化技術來挖掘其潛力,為巧克力領域帶來變革。
油凝膠化:點油成“固”的魔法
油凝膠化是一項提升液態油脂塑性的關鍵技術。簡單說,就是利用特定的凝膠因子,將液態油轉變為具有類固體特性的凝膠。這種轉化不僅優化了高脂產品的性能,更能創造出零/低反式、低飽和脂肪酸的健康高油基食品。尤為關鍵的是,凝膠化油被視為傳統塑性脂肪(如可可脂)的理想替代品,為解決巧克力的熱穩定性問題提供了新思路。
中國熱科院南亞所休閑農業研究團隊對此進行了深入探索。他們選用BW(蜂蠟)、MG(單硬脂酸甘油酯)、RBW(米糠蠟)和SO(γ-谷維素/β-谷甾醇) 作為凝膠因子,成功制備了澳洲堅果油凝膠。通過一系列精密表征(如分析晶體結構、熱行為、硬度、持油能力和流變特性等),研究人員揭示了其奧秘:MG和SO 的混合物通過范德華力和氫鍵協同作用,形成了晶體結構穩定的油凝膠;而BW和RBW則主要依賴范德華力。在提升油脂抗氧化能力方面,SO油凝膠憑借形成的更強聚合物網絡結構,表現最優。這些研究成果為澳洲堅果油凝膠的應用鋪平了道路。
新一代巧克力誕生
經過反復實驗驗證,科學家們發現,所有制備的澳洲堅果油凝膠均可有效替代巧克力中的可可脂,并展現出卓越的耐熱性。當用它們制備巧克力時,這種新型產品優勢顯著:
1. 更健康:相比傳統巧克力,其飽和脂肪酸含量更低。
2. 真·不怕熱:當傳統巧克力已開始癱軟滲油時,這種基于澳洲堅果油凝膠的巧克力依然能保持挺立身姿和爽脆口感,讓人們無懼高溫,隨時享受美味。
3. 豐富產品線:為消費者提供更多樣化的選擇。
4. 賦能產業鏈:創新技術顯著延長了澳洲堅果油的保質期,拓寬了其食用和應用場景,為澳洲堅果深加工增添了新品類,有效延伸產業鏈,解決了產業發展痛點。
未來可期
隨著研究的深入和技術的精進,相信這種新一代“恒溫”巧克力將逐漸走進千家萬戶,讓我們在任何季節都能無憂無慮地品味巧克力的純粹愉悅。同時,這項成果也為食品創新提供了寶貴范例,激勵更多科學家探索新型原料與尖端技術,在科學與美味的交界處,為我們帶來更多既健康又令人心動的食品。
作者:王姬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 助理研究員
科學性審核:帥希祥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 副研究員
策劃統籌:武玥彤 李欣哲 黃炳鈺
來源: 大國糧策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