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炎炎的高溫天氣,某些藥物與陽光“相遇”時,可能會引發意想不到的皮膚反應。這種“藥物+陽光”的化學反應被稱為光敏反應,輕則導致皮膚紅腫瘙癢,重則起水皰、色素沉著。以下這份“光敏性藥物清單”,請務必收好!

什么是光敏反應?

藥物光敏反應是指局部使用或服用某些藥物后,暴露于太陽光(主要為紫外線)下所引起的人體皮膚和黏膜的過敏反應。根據發生機制的不同,光敏反應分為兩種類型:

光毒性反應:最為常見,一般用藥后在太陽光暴露數分鐘至數小時內發生,類似嚴重曬傷,暴露部位迅速出現紅斑、水皰,甚至脫皮。

光過敏性反應:發生率較低,一般用藥后較長時間才會發生,類似過敏,皮膚出現丘疹、瘙癢,可能擴散到非暴露區域。

注意:即使涂抹防曬霜,某些藥物仍可能通過體內代謝引發光敏反應,防曬霜無法完全阻擋!

這些藥物,高溫天氣使用要當心!

以下常見藥物可能會出現光敏反應,服用后需嚴格防曬:

1、抗菌藥物

喹諾酮類:環丙沙星、諾氟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

四環素類:多西環素、米諾環素等

磺胺類:復方新諾明等

其他類:氯霉素、慶大霉素、對氨基水楊酸等

抗真菌類:灰黃霉素、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特比萘芬等

2、消炎鎮痛藥

雙氯芬酸、布洛芬、美洛昔康、吡羅昔康等

3、心血管藥物

利尿劑:氫氯噻嗪、呋塞米、螺內酯、吲達帕胺等

降壓藥:硝苯地平、尼莫地平、卡托普利、依那普利、氯沙坦、纈沙坦、普萘洛爾等

抗心律失常藥:胺碘酮等

調脂藥:非諾貝特、辛伐他汀、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

4、降糖藥

格列美脲、格列吡嗪、二甲雙胍等

5、抗抑郁藥

氟西汀、舍曲林等

6、其他

抗組胺藥:氯苯那敏(撲爾敏)等

抗腫瘤藥:氟尿嘧啶、甲氨蝶呤等

避孕藥:雌激素類藥物

如何避免“藥物+陽光”的暴擊?

看說明書:用藥前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項,標注“光敏反應”“光過敏”“光毒性”的需警惕。

避開強紫外線時段:上午10點至下午16點減少在陽光下暴曬。

硬防曬優先:寬檐帽、防曬衣、遮陽傘比防曬霜更可靠。

加強護膚:選擇SPF50+、PA++++的廣譜防曬霜,每2小時補涂1次。

咨詢醫生:長期服用光敏藥物者,可詢問是否需調整用藥時間或更換藥物。

高溫天氣是藥物光敏反應高發期。一旦出現光敏反應,立即避光,用冷毛巾濕敷紅腫部位;停用可疑藥物,并就醫確認是否為光敏反應;對癥治療,醫生可能開具抗組胺藥或外用激素藥膏。

來源: 藥葫蘆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