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左氧氟沙星 跟腱斷裂”沖上熱搜,引發廣泛關注。起因是有網友分享在普通舞蹈課上突然跟腱斷裂的經歷后,評論區紛紛指出,這可能與該網友前幾天使用過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相關。這類以“沙星”命名的抗菌藥,竟是肌腱健康的隱形殺手?別慌!科學認知風險,才能用藥不傷身。
認識“沙星”類藥物
“沙星”類藥物學名為氟喹諾酮類抗菌藥物,是一類廣譜抗菌藥,臨床上應用廣泛且療效確切,主要用于呼吸系統感染、泌尿系統感染、皮膚軟組織感染以及腸道感染等,常見的藥物有左氧氟沙星、諾氟沙星、環丙沙星……較為常見的劑型有注射劑、口服制劑以及眼部用藥制劑(眼藥水和眼藥膏)。
不可忽視的不良反應
氟喹諾酮類藥物(如左氧氟沙星、諾氟沙星)雖是高效的抗菌武器,但全身用藥(口服/注射)可能引發嚴重不良反應,需高度警惕!而眼用制劑(眼藥水/眼藥膏)的風險截然不同,需區別對待。
1、全身用藥:警惕“致命暗箭”
核心風險:肌腱炎與肌腱斷裂
所有氟喹諾酮類口服/注射劑說明書中均明確警示,可導致肌腱炎和肌腱斷裂,最常見于跟腱,肩部、手部肌腱也可能受累。具體原因不詳,可能與藥物抑制膠原蛋白合成、阻礙成纖維細胞修復,并引發氧化應激損傷肌腱細胞,導致肌腱強度驟降有關。
氟喹諾酮類藥物導致的肌腱風險爆發時間隱匿,用藥后數小時至數月均可能發生,大多數病例出現在用藥后48小時至6周內。高危人群為60歲以上老年人、長期用激素者、腎功能不全者(藥物蓄積加劇毒性)、運動員或運動愛好者(外力+肌腱脆弱=易斷裂)。
氟喹諾酮類藥物其他常見的其他不良反應包括惡心、腹瀉等胃腸道反應,日光性皮炎(用藥后需避光),頭痛、失眠等中樞神經影響,血糖升高等。罕見但嚴重的全身性不良反應有QT間期延長(誘發心律失常)、重癥肌無力加重。
2、眼用制劑:風險大幅降低
氟喹諾酮類眼藥水/眼藥膏屬于局部用藥,全身吸收量極微,因此說明書中的“嚴重不良反應”一欄未提及肌腱損傷。
其使用安全性更高:兒童可用(全身用藥禁用于18歲以下),且無運動禁忌。長期大量使用可能微量入血,但迄今未見眼用制劑致肌腱斷裂的可靠病例報告。因此,此文開頭提到的網友跟腱斷裂,可能跟其他因素有關。當然,無論如何,我們在使用任何一種氟喹諾酮藥物的時候還是要避免劇烈運動,畢竟少一分誘因多一分安全。
嚴防跟腱損傷的預防措施
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氟喹諾酮類藥物導致跟腱炎或跟腱斷裂的風險,預防是關鍵!請務必做到以下幾點:
1、識別高危人群,主動告知醫生
如果您屬于以下任何一類人群,使用前務必明確告知醫生:60歲以上老年人,正在使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如強的松、潑尼松龍等)的患者,器官移植受者(尤其是腎移植患者),有跟腱疾病史(如跟腱炎、類風濕關節炎累及跟腱)或既往跟腱損傷者,腎功能不全患者,計劃或經常進行劇烈運動者(如運動員、重體力勞動者)。
醫生會根據您的風險因素評估是否必須使用氟喹諾酮類藥物,或優先選擇其他更安全的抗菌藥。
2、嚴格遵從醫囑,切勿自行用藥
僅在醫生確診為細菌感染且判斷需要使用氟喹諾酮類藥物時才使用。切勿自行購買或服用此類藥物!
3、嚴格控制運動,要給跟腱“放假”
這是預防藥物相關跟腱斷裂的最重要措施!在用藥期間及停藥后至少1個月內,必須嚴格避免任何會給跟腱帶來高負荷的活動! 包括但不限于:奔跑、跳躍(如打籃球、打排球、跳繩);需要突然發力的運動(如網球、打羽毛球、踢足球);舞蹈(尤其是芭蕾、現代舞等需要踮腳、跳躍的動作);重體力勞動(如搬運重物、爬梯)。高危人群尤其需要嚴格遵守此項限制!
4、警惕早期信號,立即停藥就醫
跟腱損傷往往有預警信號:跟腱部位(足跟上方)新發的疼痛、酸痛、壓痛或燒灼感(這是最常見的早期信號?。?;跟腱區域腫脹、發紅或皮溫升高;腳踝后部僵硬,特別是休息后活動時;任何行走時的異常感覺(如“踩棉花感”或無力),切勿忽視或誤認為其是普通肌肉勞損!一旦出現,請立即停藥并就醫,及時干預可防止進展。
“沙星”類藥物滴眼液風險較低(全身暴露量少),但長期使用仍需警惕,口服藥療程通?!?周,用藥1周需隨訪。
來源: 藥葫蘆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