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醫傳承人龍順2025年近照
傳承人簡介
龍順,又名龍橓,龍建儒,龍入塵,男,漢族,蜀中人。15歲到詩仙太白家鄉四川江油中壩鎮、三合鎮學習中醫藥,先后拜入當地民間中草藥高手高維才,解放前畢業于三所衛生(中醫藥)專門學校的執業醫師、原市中醫院醫師、地區知名大醫劉膏藥女婿楊安全,以及時年80余歲的海燈法師弟子、原冶金工業部長城鋼廠退休干部、武醫大家周仲蘊等門下。后在江油、遂寧等地開辦中醫診所計10余年,中途棄醫入伍后從文。90年代中期在西北邊陲、軍區標兵示范單位、連續三年二等功單位服役,90年代末期因個人意愿退伍,先后在多家企事業單位工作。
近年來特別是2022年以來,將重心轉向中醫藥文化的研究及傳播。現任國是智庫成都文化研究院執行院長,國是大醫智庫負責人,中華國醫傳媒網(華夏大醫國學網)主編。
學術兼職
2022年起,逐步將重心轉向中醫藥文化的研究及傳播,率先加入了中華中醫藥學會,同年獲得高等職業教育"中醫學講師"師資崗位培訓證書,并陸續加入多個國家級中醫藥學會、研究會、促進會的二級分會并擔任理事、常務理事、常務委員等職務。
兼任: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全科醫學分會理事,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亞健康專委會常務理事,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疑難雜癥分會常務委員;中非共和國駐華大使館特邀健康顧問;四川省中華文化學會研究員;成都市市情研究會副會長。
代表作品
《在與時俱進中創造中華傳統文化新的輝煌》
《發展中醫藥事業須堅定理論和文化自信》
《錦泓鑒川——龍順詩文選》
《大道初興,非遺傳承——中醫曾氏理筋整骨法》(合作主編)
《上醫治未病:傳統養生防病與當代健康調理》(暫定名,初稿)
《青瀾五行——用算法重建東方生命觀》(暫定名,啟動編撰)
學習經歷及傳承情況
1993年7月-1995年9月,在江油市三合鎮順江路隨師傅高維才學習中草藥學并隨師傅到山上采挖各類地道川藥;在江油市中壩鎮新市場,隨師傅楊安全學習中西醫學、針灸、膏藥煉制技法等;同期跟隨武醫大家周仲蘊學習武醫結合相關知識。
1995年9月起 ,在江油市三合鎮長城鋼廠二號門旁,開辦“建儒中醫診所”2年有余。
其中1993年9月起參加四川自修大學中醫專業函授學習,1995年7月獲中醫專科結業證書;1994年4月起自行參加四川省中醫專科高等教育自學考試,1994年6月首獲高教自考課程合格證書。
1999年退役后再次在家鄉開設涵蓋中醫內外科、針灸、傳統膏藥等為特色的、名為“龍順國醫堂”的個體診所3年有余。
2003年起,轉行相近的文化傳媒、新聞傳播及編輯出版行業,增長見識,汲取更多的關聯知識。
2018年起,利用業余時間先后獲得國家職業部門頒發的諸如 高級健康管理師、高級中醫針灸師、中醫全科理療師 等多個行業技能證書;
2022年8月,獲華中科技大學高等職業教育“中醫學講師”培訓合格證書; 2022年以來,先后多次參加中醫藥繼續教育和相關研討會,先后獲得中醫經典傳承與應用師資培訓班、國醫名師學術經驗傳承講習班、中藥合理用藥高級研修班等多科合格證書和“醫療機構中醫藥綜合服務能力提升專項培訓”結業證書。
龍順在青城山中辨識藥草
文化傳承專用品牌
龍順(龍橓),也稱蜀山夙道派龍順掌門。
其中,對應注冊商標分別為:
蜀山夙道派(注冊證號第64137851號,國際分類第35類)
龍順掌門(注冊證號第53885278號,國際分類第41-42類)
蜀山遇仙(注冊證號第60086433號,內分類第30類)
關聯國家版權登記作品為:
國是大醫智庫(國作登字-2023-F-00113399)
蜀山圣手(國作登字-2021-F-00120795)
來源: 科普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