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熱感冒 vs 普通感冒:血透患者需先認清區別

熱感冒(暑濕感冒)特點:
高溫高濕環境下發病,常見頭痛、頭暈、鼻塞流涕、咳嗽、惡心嘔吐、腹瀉,伴發熱(多為低熱)、舌苔厚膩、身體困重,與暑熱夾濕、免疫力下降相關。

血透患者高危原因:

1.透析過程中體液失衡、免疫力較弱,對高溫耐受差;

2.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或合并糖尿病等基礎病,感冒后易進展為重癥。

二、血透患者熱感冒:緊急處理 3 步走

第一步:快速識別,別硬扛!

出現以下情況立即聯系醫生:

發熱超過 38℃或持續低熱>24 小時;

咳嗽劇烈、咳痰帶血或呼吸困難;

腹瀉嘔吐頻繁,可能導致脫水或電解質紊亂;

透析間期體重增長異常(如單日增重>2kg),需警惕體液失衡。

第二步:科學用藥,避開腎毒性陷阱

退燒藥選擇:

首選對乙酰氨基酚(撲熱息痛),每次 325-650mg,間隔 6 小時,24小時不超過 4g(需嚴格遵醫囑,避免過量傷肝);

禁用布洛芬、阿司匹林等非甾體抗炎藥(NSAIDs),可能加重腎臟負擔、影響血小板功能或誘發消化道出血。

感冒藥注意:

避免含偽麻黃堿、撲爾敏的復方感冒藥(如泰諾、新康泰克),前者可能升高血壓,后者易引起嗜睡、口干,透析患者需慎用;

可選成分簡單的中成藥(如銀翹解毒片、藿香正氣水),但需確認不含酒精(酒精傷肝)及馬兜鈴酸類成分(如關木通),用藥前務必咨詢腎內科醫生或藥師。

腹瀉嘔吐處理:

少量多次飲用口服補液鹽(遵醫囑劑量,避免高鈉),預防脫水;

若腹瀉嚴重,可在醫生指導下短期使用蒙脫石散(吸附毒素,不被腸道吸收),避免使用洛哌丁胺(可能抑制腸道蠕動,加重毒素蓄積)。

第三步:透析前后特別管理

透析前:

若發熱或脫水,提前告知醫護,可能需調整透析參數(如降低脫水速度、延長透析時間),避免低血壓或抽筋;

嘔吐嚴重者,可在透析前 2 小時禁食,防止透析中惡心嘔吐。

透析后:

監測血壓、體重,若出現頭暈、乏力,及時躺臥休息,避免低血壓跌倒;

當天避免熱水澡或高溫環境,減少出汗導致的脫水風險。

三、預防熱感冒:血透患者的夏日 “防護網”

環境管理:控溫 + 通風雙管齊下

室內溫度保持 26-28℃,空調房與室外溫差≤5℃,進出時注意增減衣物;

每日開窗通風 2-3 次,每次 15 分鐘,避免長期密閉環境滋生細菌。

飲食調理:補水 + 營養雙平衡

科學補水:

遵循透析醫囑控制總飲水量,夏日可在允許范圍內分多次飲用溫水(少量頻飲),避免口渴時猛灌;

可飲用淡鹽水(1000ml 水 + 1g 鹽)補充電解質,但需經醫生評估鈉攝入需求。

增強免疫力食物:

高優質蛋白:雞蛋、牛奶、魚(去刺)、豆腐(需根據血鉀調整),修復免疫細胞;

維生素 C:低鉀水果如蘋果、草莓(少量)、藍莓,蔬菜選冬瓜、絲瓜、黃瓜(焯水去鉀);

健脾祛濕:冬瓜薏米湯(少鹽)、山藥粥,幫助緩解暑濕困脾。

生活習慣:避高溫 + 防交叉感染

避開正午高溫時段外出(10:00-16:00),如需出門,戴防曬帽、穿透氣淺色衣物,隨身攜帶小風扇;

少去人群密集場所(如超市、地鐵),外出戴口罩,回家后用肥皂洗手,避免接觸感冒患者。

四、警惕并發癥:這些信號要當心

熱感冒若未及時控制,血透患者可能出現:

肺部感染:咳嗽加重、咳黃膿痰、發熱不退,需立即就醫拍胸片;

電解質紊亂:腹瀉嘔吐導致低鉀、低鈉,出現乏力、心律失常,需急診查血電解質;

透析不充分:感冒期間毒素代謝加快,若食欲下降、尿量減少,需與醫生溝通是否調整透析頻率。

關鍵提醒:血透患者體質特殊,熱感冒絕不能當作 “小毛病” 硬扛!用藥、調整透析方案務必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切勿自行使用偏方或加大藥量。夏日預防大于治療,做好防曬、控溫、飲食管理,才能最大程度降低感冒風險,守護健康

作者簡介

周曉明,女,初級護師,本科,上海市同仁醫院血透室護士,主要從事護理工作。

來源: 科普健康教育工作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