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 稱:榆實,榆子,榆仁,榆莢仁
功 效:利水,通淋,消腫
我就職企業的門前,有一棵榆樹,它已經長得很高了。樹齡我并不知道,十五年前,我調入長春,報道時就見到了它。那時正值夏季,它與周圍的幾棵樹的枝丫交錯著,我并沒有發現它的特殊。此后,忙于奔波,幾乎沒有閑時仰望天空,自然也忽略與它對望。兩年之后,我離開了這里,去別處辦公。工作兜兜轉轉,如今,我又回到了這里。
只是辦公環境從三樓,掠過二樓,下沉到一樓。為此,心情略差,但是,我安慰自己,覺得自己就是一棵植物,哪怕是一株野菜也罷,我的根要與泥土相連。暫且工作不忙碌,于是,我的目光便專注于門前的幾棵樹,似乎我在與植物共情。偏偏此時是夏初,錯過了榆樹花期。但是,卻邂逅它結下密密麻麻的榆錢,那一串串綠色風鈴,遁入我的眼中,也成了我的風景。榆錢是榆科榆屬落葉喬木榆樹的翅果,也叫榆子、榆實、榆仁。榆錢因它的外形圓圓的,特別像中國古代的銅錢,故而得名“榆錢”。《本草綱目》中寫道:“榆未生葉時,枝條間生榆莢,形狀似錢而小,色白呈串,俗呼榆錢。”
每一種植物都是一盞燈。在我心情低迷時,這棵榆樹上的榆錢,驅散我內心的陰霾。每到工作日,透過玻璃窗,我欣賞窗外幾棵樹木,傾聽窗外的風聲,越看這些樹越歡喜,忘卻職場紛雜,忘記世態炎涼。尤其初夏,艷陽高照時,我站在這棵榆樹之下,仰起頭,數著滿樹的榆錢,欣賞樹枝上飛來飛去的小麻雀。從榆錢一點點爬滿枝頭那日起,我的目光就黏在這棵榆樹上。榆樹結榆錢的時間約有十日,我在提醒自己,好好珍惜榆樹結錢的日子。榆錢很多,多得我數也數不清。明知如此,我還是樂此不疲地數著。榆錢諧音“余錢”,民間常說:“春天吃榆錢,年年有余錢。”想到這句俗語,我數榆錢的勁頭更足了。我似乎成為銀行的柜員,眼睛成了驗鈔機。盡管仰頭很累,但是,心情蠻好。落寞中,這棵榆樹讓我找到了童年的樂趣,數榆錢,酷似我中了彩票般的驚喜。
榆錢的形狀近圓形,表面光滑,先端有微小的缺口。細小的柔毛覆蓋翅果的頂端,其余部分沒有柔毛。還有一個凹缺的柱頭,翅果在成熟時會裂開,形成四個淺淺的裂片,裂片的邊緣長有細毛。果核位于翅果的中部,與缺口緊密相連。在成熟前后,果核的顏色與翅果相同,淡綠色或黃白色,布滿光澤。榆錢簇生狀,間斷著生在枝條上,一串串地綴滿了整個枝頭,像綠色的花朵,一朵朵緊挨著,如同在榆樹上,披上綠色花朵的錦帶。
記得童年的生活緊緊巴巴。春天青黃不接時,各種野草在春日里肆意生長,嫩綠的葉子充滿生機,也充滿著誘惑,各種山野菜成了農家餐桌上的美味。在大自然饋贈的美味中,滿枝頭的榆錢最獨特,也最撫人心。這時,我與小伙伴興高采烈奔向樹下,一簇簇榆錢掛滿枝頭,除了榆錢,樹上樹下也會“長”出摘榆錢的小伙伴。有的踮起腳尖,伸手去摘低垂的榆錢;有的找來燒火棍,輕輕敲打樹枝,榆錢便像雪花般,紛紛飄落在地面,也落在孩子們的歡笑里。采回榆錢,簡單清洗,將榆錢與玉米面攪拌做成圓圓的窩頭,上籠屜蒸熟后,散發著淡淡的清香,咬上一口榆錢窩窩頭,脆甜綿軟的口感,瞬間在舌尖綻放,那股清新的味道,仿佛春天在嘴里扎根。榆錢做成的食物,不僅解決了缺糧的困境,也改善了餐桌。
聽外婆講,她經歷了物資貧瘠的年代,榆錢一度成為那個時代百姓果腹的“救命糧”。外婆常念叨著:“榆樹皮,好充饑,度過荒年不忘記。”多樸實的俗語,正是那個年代真實的寫照,它承載著人們對艱難日子的深刻記憶,也飽含著對榆錢的感恩之情。時至今日,清香的榆錢,依然是百姓餐桌上的“緊俏”時鮮。望著讓人心生溫暖的榆錢,想著榆錢窩頭的清香,我迫切地想再度品嘗它。已經不再年輕的我,翹起腳尖,意在伸手摘取它,可惜,榆樹高,榆錢離地面也得有兩米,如今的我,已經沒有爬樹的能力。只能看著綠色的錢串子,卻無法為我所食。我與榆錢只能用目光傳遞情感了。
榆樹掛滿榆錢的日子,仰望榆樹成了必修之課。有一天,陽光并不熱烈,一對麻雀飛來,起初我并沒有驚訝,因為周圍樹木已經成了麻雀的樂園。但是,這對麻雀不是游戲,而是把榆錢當作做了“遮羞布”,它們在樹枝上談情說愛,我聽不懂鳥的語言,但從麻雀跳來蹦去的歡快中,看出它們彼此的欣賞。這些榆錢,瞬間散發荷爾蒙的味道。這時,一串串榆錢如同婚禮的鮮花,給麻雀的愛情多了色彩和氛圍。那一刻,我多么希望榆錢永遠這么嫩綠,不僅豐盈我的視覺,更能為鳥兒的愛情,添上浪漫的氣息。
如此仰望榆錢七八天,看著榆錢,想著“余錢”,雖沒有滿足貪吃的念,但也是蠻開心愜意。隨之,榆錢老了,它的色澤也變為白黃色,狀態干枯,無精打采。望著它,想到自己。伴隨著夏風的吹拂,成熟的榆錢隨風飄走,像蝴蝶一樣飛著,又仿佛空中舞動的雪花,散落到四面八方,我的腳下也落下了幾朵。我撿起干枯的榆錢,想起了一個傳說。
很久以前,松花江畔有一個偏僻的村莊,有一戶人家,住著農夫老兩口,他們耕種幾畝貧瘠的土地,生活雖然簡樸,但他們心地善良,樂于助人。每當見到他人遭遇困境,老兩口總是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某日,農夫在山中砍柴時,發現一位衣衫襤褸的老者,躺在山路旁,已經奄奄一息。農夫心生憐憫,便將老者背回家中。農婦見狀,立即用家中僅存的一點米煮成稀粥,讓老者得以恢復體力。老者吃飽后,感激地對農夫夫婦說:“你們生活如此艱辛,還施舍我,我真不知如何報答。”農婦回答道:“不必言謝,天下苦難人皆為一家。”老者聽后深受感動,便從懷中取出一粒種子,遞給農婦,并告訴她:“這是一顆榆樹的種子,種于庭院之中,待它長成參天大樹,若遇急難,只需輕輕搖動,便有金錢落下,但切記,切勿貪得無厭。”言畢,老者便離去了。
農夫播下種子,不久便長出了一棵幼苗,夫婦倆悉心照料,數年后,它長成了一棵枝葉繁茂的大樹。這棵樹結出一串串銅錢。盡管如此,老兩口依舊以務農為生,僅在遇到極端困難或幫助他人時,才會搖落幾枚銅錢。不久,消息傳到村中一惡霸地主的耳中。他帶著一群打手,氣勢洶洶地闖入農夫家中,將老兩口驅逐,并霸占了那棵神奇的樹。地主來到樹下,看到滿樹的銅錢,便開始瘋狂地搖晃,銅錢如雨般落下。地主邊搖邊喊著:“我發財了,我發大財了!”他從清晨搖到中午,最終地主和他的打手們,被埋在銅錢堆里,最后窒息而死。從此以后,那棵樹的銅錢,就變成榆錢。
吃過榆錢的人都不會忘記,榆錢的清香和甘甜。榆錢清洗干凈后,直接生吃,也是個不錯的選擇。除了生吃之外,榆錢還可以做很多美食,比如榆錢窩窩、榆錢炒雞蛋、蒸榆錢、榆錢餅、榆錢餃子……據史料記載,每年榆樹發芽之時,乾隆也經常食用榆錢做的榆錢餑餑及榆錢餅,甚至為榆錢留下詩句:“新榆小于錢,為餅脆且甘。導官羞時物,佐膳六珍參。偶啗有所思,所思在閭閻。鳩形鵠面人,此味猶難兼。草根與樹皮,辣舌充饑諳。幸不問肉糜,玉食能無慚。”
榆錢藥食同源,還是唯一不含草酸的野菜,它的含鐵量是菠菜的十一倍,是西紅柿的五十倍。作為藥材有通淋、消除濕熱等功效,主治婦女白帶多、小兒疳積羸。外用可治療瘡癬等頑癥。中醫認為,多食榆錢可助消化、防便秘。它還是樹上的“安眠藥”,榆錢安眠效果源于它豐富的煙酸、抗壞血酸和多種礦物質成分。煙酸能夠調節神經系統,放松身體,減少焦慮和緊張。抗壞血酸作為強效的抗氧化劑,能調節神經,緩解身體疲勞,從而快速進入深度睡眠,醒來后,精力更加充沛。
榆樹結出榆錢的短暫光陰里,恰逢我的內心歷經微妙的掙扎,有無助,有隱忍,有不甘。然而,在一串串榆錢的撫慰下,平復我的焦灼。植物雖無言語,但以它生長的歷程,在影響著我。隨后,在閑暇時刻,更喜歡靜站在這棵榆樹下,望著天空,瞅著樹冠,期待著榆樹下一年的開花,結下心心念的榆錢。
(圖片來源于網絡)作者 | 陳鳳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吉林省作家協會會員。2020年獲得“長白山自然保護區建區60周年長白山生態文明建設優秀志愿者”稱號。```
來源: 吉林科普微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