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防輻射服

生活中,我們常能看到一些孕婦穿著形似圍裙的“防輻射服”。商家宣傳它能“隔絕輻射,保障孕婦、胎兒健康”,價格從幾百到幾千元不等。那么,這種防輻射服究竟有無必要呢?

首先,認識“輻射”:兩種類型,影響不同

輻射的本質是電磁波,根據能量不同分為電離輻射和電磁輻射(非電離輻射)。

電磁輻射(非電離輻射):

**來源:**普通人生活中接觸到的最大來源是太陽。手機、電腦、微波爐等家用電器產生的也是此類輻射。

**作用與安全:**這類輻射的主要生物效應是加熱(如微波爐加熱食物)?!吨腥A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電磁輻射防護規定》對公眾暴露限值有嚴格要求(例如針對常用家電,電場強度限值為12V/m)。實際環境中,輻射水平遠低于此標準(例如央視曾測量普通辦公室場強約0.08V/m)。

**結論:**日常接觸的電磁輻射強度極低,不會對健康造成損害。

電離輻射:

**來源:**主要存在于醫學診斷(如X光、CT)、放射治療、核電站特定區域、地下礦井(氡氣)等場景。原子彈爆炸、核事故也會產生。

**作用與風險:**高能量射線可作用于細胞DNA,造成損傷,有潛在致癌或致畸風險。

**防護與劑量:**國際輻射防護委員會(ICRP)規定:公眾年平均有效劑量限值為1 mSv。一次常規胸片劑量約0.01 mSv,牙科CT約0.01 mSv。普通人若非頻繁接受醫療照射(如每周CT),日常接觸的電離輻射劑量遠低于安全限值,風險極低。 必要的醫療照射(如癌癥放療)由專業團隊嚴格控制劑量,確保安全。

防輻射服的作用分析

市售孕婦防輻射服主要針對電磁輻射(非電離輻射)。然而:

**1.日常電磁輻射本身無需防護:**環境中的電磁輻射強度在安全范圍內。

**2.防護效果存疑:**衣物存在領口、袖口等開口,電磁波具有繞射性,實際防護效果有限。

**3.對電離輻射無效:**這類服裝對X射線、γ射線等電離輻射無防護能力。防護電離輻射需專業裝備(如鉛衣)。

關鍵結論:日常無需特別防護

無論是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低強度電磁輻射(手機、電腦等),還是普通人偶爾接觸的微量電離輻射(如醫療檢查),其劑量均遠低于國家規定的安全限值,不會對孕婦和胎兒健康構成威脅。

因此,孕婦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沒有必要穿戴“防輻射服”

文/廣東省抗癌協會放療專業委員會

來源: 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