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固體食物哽噎,可自測早期食管癌**?**
這是一種誤區。
在臨床上,吞咽困難是食管癌最常見的主訴,尤其在中晚期更為突出。然而,吞咽困難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包括神經系統疾病(如中風、帕金森病)、口咽肌肉功能障礙、胃食管反流病、良性食管狹窄、賁門失弛緩癥等,并非食管癌所獨有 。
具體到食管癌,患者常報告從固體食物難以下咽開始,逐漸發展為液體也難以吞咽,但這通常提示腫瘤已經發展至一定程度。早期的食管癌往往癥狀不典型或完全沒有癥狀,極易被忽視。
更重要的是,**“哽噎”這種感受高度主觀,可能因心理緊張、口腔潰瘍、食物粗糙、甚至食管痙攣等短暫因素引起,**不能作為疾病篩查的可靠指標。
真正有效的食管癌篩查,應依靠專業手段,如胃鏡檢查和病理活檢,尤其在高風險人群(如長期吸煙飲酒者、有家族史者)和食管癌高發地區開展有組織的內鏡篩查,可以更好地發現早期、無癥狀的病變,從而提高治愈率。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吞咽困難確實可能是食管癌的表現之一,但它既不是特異性癥狀,也不是早期信號。將“哽噎”當作早篩工具,不僅可能延誤其他疾病的診斷,也容易造成不必要的焦慮。面對吞咽異常,應及時就醫、規范評估,才是最靠譜的做法。
參考資料:
[1]Wilkinson JM, Codipilly DC, Wilfahrt RP. Dysphagia: Evaluation and Collaborative Management. Am Fam Physician. 2021;103(2):97-106.
作者:蔣永源 第三軍醫大學內科碩士
審核:邢潔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 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早癌協作組青年委員
來源: 科學辟謠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