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一到,朋友圈瞬間被“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刷屏。當天,溫州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牙體牙髓科接診了初二女生小柳,她經常邊寫作業邊喝“三分糖”奶茶,結果12顆牙如石膏般脆弱崩塌,最終全都脫礦發展為齲齒。

大多數人以為選擇三分糖或者無糖就能高枕無憂,實際上牙齒的噩夢才剛剛開始。檢驗數據顯示,即便是宣稱“無糖”的奶茶,平均每杯(500g)仍含糖14.8克,最高可達24.5克。當糖與酸雙劍合璧,你的牙齒就像泡在“慢性溶解液”里,每一口都是牙釉質的倒計時。更可怕的是飲用時長,像小柳這樣的學生習慣邊喝邊學習,奶茶在口腔停留數小時。口腔中的細菌趁機大快朵頤,將糖分解成酸性物質,牙齒表面礦物質被持續溶解,最終如“脫礦的石膏”般崩塌。

齲齒絕非一日形成,它是一場細菌、食物、宿主與時間的合謀:

①細菌開宴

變形鏈球菌等致齲菌以糖為食,分泌乳酸、乙酸,口腔pH值驟降。

②釉質淪陷

酸性環境使牙釉質脫礦,出現白堊色斑塊——這是蛀牙最早的求救信號。

③蛀洞攻城

斑塊擴大變黃褐,釉質被蛀穿,冷熱刺激開始引發酸痛。

④牙髓失守

蛀蝕深入牙髓,引發劇痛,此時只能做根管治療或拔牙。

奶茶中的色素還會被牙菌斑吸附,讓牙齒從珍珠白變成奶茶棕。

牙齒的秋日生存指南,如何守住牙齒防線?

1.拒絕“持續浸泡”式喝奶茶:短時間喝完,減少糖與牙齒接觸時長。

2.酸甜飲食后立即漱口:清水沖洗20秒,迅速中和酸性環境。

3.半小時后再刷牙:避免酸蝕期刷牙磨損釉質(唾液需30分鐘再礦化修復)。

4.含氟牙膏+牙線:氟化物增強釉質抗酸力,牙線清除牙縫“糖陷阱”。

5.定期涂氟/窩溝封閉:兒童青少年尤其推薦,給牙齒穿上“防護甲”。

6.定期進行口腔檢查,青少年每半年到一年進行一次口腔檢查,及早發現齲齒并進行治療。

特別提醒:孩子喝奶茶,家長必看!

兒童牙齒牙釉質薄,更易被酸蝕,若孩子飲用奶茶等甜飲后出現以下危險信號,請立即就醫檢查:牙齒怕冷怕熱,喝涼水/吃熱食時短暫刺痛,提示牙釉質已受損,敏感神經暴露。磨牙窩溝出現黑線或黑點,像鉛筆劃痕——這是窩溝齲的爆破口。

來源: 溫州市護理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