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小編的朋友圈被一條狀態刷屏了——“鼻子告訴我,天氣發生了轉折……”
隨手一搜社交媒體,發現“鼻子先知”的群體龐大到驚人!
立秋,對普通人來說是突然的涼爽,對鼻炎患者來說,是雖遲但到、但大概率不會太遲的災難。所以,到底是鼻子太敏感,還是身體在報警?
耳鼻咽喉科的“過敏作戰計劃”——
為了讓過敏性鼻炎的朋友們早日“脫離苦海”,我院耳鼻咽喉科建立了從健康教育到評估診斷再到精準治療的全鏈條精準“防診治”體系。
【查清“敵人”,才能精準反擊】
其實,過敏性鼻炎患者最頭疼的問題就是:“我到底對啥過敏?”北辰醫院耳鼻咽喉科對過敏原檢測提供了兩種“偵查方案”。
**1. 皮膚試驗:**過敏原皮膚點刺試驗是通過微量過敏原提取液點刺皮膚,15分鐘就能觀察到反應,快速鎖定“真兇”,粉塵螨、屋塵螨、黃花蒿(北方秋季“頭號殺手”)、葎草、白樺等常見過敏原一網打盡,且可用于兒童和老年人。(檢測結果會受到一些藥物的影響,小編提醒您做此檢查前要提前七天停用口服抗組胺藥物)
**2. 血液檢查:**適合皮膚敏感或近期服用抗過敏藥物的人群,通過血清IgE檢測間接判斷過敏原,適用于任何年齡的患者,不受皮膚條件的限制。
【“對癥很關鍵,不止于“硬抗”】
確診后,治療方案因人而異。
**1. “季節性救急方案”:**鼻噴激素(如布地奈德)+口服抗組胺藥,緩解因季節交替、環境改變而引起的打噴嚏、流涕等過敏性癥狀。
**2. “長期脫敏方案”:**也是老百姓說的“脫敏療法”,即舌下脫敏治療(如粉塵螨滴劑),通過持續低劑量刺激讓免疫系統“脫敏”,這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唯一”可以阻斷或逆轉過敏性疾病自然病程的對因治療方法,適合對塵螨過敏的患者。
**3. “精準狙擊方案”:**針對季節性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中重度特應性皮炎患者,我院可開展單抗靶向治療(如抗IgE生物制劑),從源頭阻斷過敏反應鏈條。
【關于“過敏性鼻炎”】
這些知識你“鼻”須得知道。
什么是過敏性鼻炎?——
是指特應性的個體接觸過敏原之后,主要由IgE介導炎性介質釋放,并有多種免疫活性細胞和細胞因子等參與的鼻粘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根據過敏原種類不同,一般表現為常年性過敏性鼻炎和季節性過敏性鼻炎。
通俗來說,就是我們的免疫系統把花粉、塵螨等無害物質當成“敵人”,發動“鼻涕導彈”和“噴嚏炮彈”攻擊,“自己人打自己人”。
常見的典型癥狀:鼻塞、鼻癢、打噴嚏、流涕;也包括其它部位的一些癥狀:咽喉的咽癢咽干、眼睛的畏光流淚、耳部的分泌性中耳炎、皮膚的瘙癢紅腫等。
秋季常見過敏原——
1.“戶外刺客”:蒿草、葎草、豚草花粉(北方秋季三大魔王)。
2.“室內潛伏者”:塵螨、霉菌、寵物皮屑(換季關窗后濃度飆升)。
其中塵螨是中國呼吸道過敏的主要過敏原,蒿屬花是我國北方地區最易引起過敏的花粉。
長期不控制的危害——
1. 睡眠質量差→白天犯困、影響正常工作、生活。
2. 引發哮喘→約40%過敏性鼻炎患者合并哮喘。
3. 顏值危機→長期揉鼻可能導致“過敏性黑眼圈”甚至鼻梁橫紋。
“防敏小貼士” ——
過敏性鼻炎患者加強防護是治療的基礎,我院耳鼻咽喉科開展各類主題義診和健康知識普及,幫助廣大朋友正確認識過敏性鼻炎。
耳鼻咽喉科主任劉強提示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長期管理,學會**“躲廚(除)房(防)”——**
**1.“躲”:**盡量遠離過敏原。
**2.“除”:**回到家后,要馬上在進門的地方換掉外衣;清洗面部和沖洗鼻腔,把粘在皮膚和黏膜上的過敏原清除掉;室內定期除螨,濕度控制在50%以下。
**3.“防”:**花粉季減少戶外活動,外出戴N95口罩+護目鏡。
過敏性鼻炎長期困擾生活,真的會讓人頭大、焦慮。
但是建議廣大患者,不要盲目跟風哪種治療方式,專業的事還是交給專業的人。醫生會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才能最大程度獲益。
來源: 南開大學附屬北辰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