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象日是每年8月12日設立的全球性環保節日,由加拿大電影制作人帕特里夏·西姆斯等人于2012年發起,旨在喚起公眾對非洲象和亞洲象生存困境的關注。其設立背景與盜獵象牙、棲息地縮減及人象沖突等威脅密切相關,2013年數據顯示因象牙交易被獵殺的大象數量超2萬頭,非洲象數量較百年前銳減約97% 。
自設立以來,該節日通過年度主題會議與科普活動推動保護行動。2021年國際研討會聚焦“大象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生態作用” ,2022年探討“人象沖突棲息地疏解措施” ,2023年中國廣州等地開展“超級大象節”實踐 。全球合作網絡涵蓋國際組織、科研機構及非洲亞洲多國保護力量,形成持續性保護倡議。多國舉辦大象巡游、公益倡導等活動,明確反對大象表演等商業化行為。

節日來源

因象牙的原因,大象遭到大規模屠殺,據估計,在亞非兩洲,每天有一百頭大象遭到獵殺,人們割取其身體最有價值的部位,尤其是象牙.盡管國際上已經頒布過象牙交易的禁令,但卻適得其反,這一禁令更加劇了象牙價格的膨脹,人們越發想方設法地獵殺大象:直至2013年,人們為了得到珍貴的象牙已經獵殺了20,000多頭大象.
世界大象日于2012年8月12日設立,呼吁人們關注身處迫切困境的非洲象和亞洲象。氣候變化導致的生存環境劇變及以獲取象牙為目的的猖獗盜獵行為嚴重威脅著大象的生存。

節日活動

2021世界大象日會議(World Elephant Day Event)主題為“從資源沖突到寶貴盟友:對大象重要性的新理解”,由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世界猿類聯盟、大象保護倡議、華大基因共同主辦。
舉辦大象日國際研討會:綠會組成的國際大象專家工作組,匯聚了很多研究大象的世界權威人士,得到了“終止野生生物犯罪全球倡議”組織主席、《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支持,還得到了美國一些專家的支持。在他們的共同倡議下,我們還得到了非洲和亞洲大量專家的支持。
拒絕大象表演:讓大象日成為真正能讓大象開心的節日,而不是讓它們巡演,不是舉辦大象“水果盛宴”,舉辦生日會等活動。
綠會獲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邀請出席2018年伙伴答謝會我們一直在加強宣傳引導力度,呼吁更多公眾加強對大象種群保護意識,讓更多公眾領悟到對大象的保護關系到維護生態系統的穩定,也是對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第15項)的推動。
2018年8月12日,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野象谷景區舉行世界大象日活動,包含大象巡游、大象“水果盛宴”、救助象“羊妞”生日會等多項內容。
2022年8月12日是第11個世界大象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中國綠發會、綠會)大象工作組當天舉行2022年世界大象日會議,2022年的主題為“人象沖突的棲息地疏解措施”(Field mitigation measures for human elephant conflicts)。 [7]
2023年8月11日至9月10日,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超級大象節”正式開啟 。

8月12日是世界大象日,今年的主題是“象往家園 中國守護”。
我國亞洲象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雙版納、普洱、臨滄等地。我國在亞洲象主要分布區已建立?11個自然保護區?,總面積超過750萬畝,為亞洲象提供了穩定的棲息地。
目前,云南野生亞洲象種群數量,已由20世紀80年代的180頭,增長到現在的300多頭。分布區已穩定在3個州市、7個縣(市、區)。云南已修復建設亞洲象適宜棲息地2萬余畝,編制完成《收容救護亞洲象康復飼養技術規范》等8項云南省地方標準,實現了我國亞洲象保護標準“零的突破”。

亞洲象
亞洲象,被譽為“陸地上的巨無霸”,是亞洲現存體型最大的陸生動物。其學名為Elephas maximus Linnaeus,在印度、大象等別名中,我們不難感受到人們對這種龐大生物的敬畏與喜愛。它們屬于長鼻目、象科,擁有長達1米多的象牙,這不僅是雄象的標志性特征,更是它們在野外生存的有力武器。
亞洲象的眼部雖小,但耳大如扇,當耳朵向后折疊時,能完全遮蓋住頸部兩側,為其提供額外的保護。它們的四肢粗壯,前肢5趾,后肢4趾,穩健而有力。盡管尾細短小,但皮厚多褶皺,全身覆蓋著稀疏的短毛,使得這種動物在熱帶雨林中游刃有余。
然而,如今野生的亞洲象已變得極為稀少。在東南亞的一些國家,雖然家象和役象的數量眾多,但野生種群卻面臨著嚴重的威脅。在中國,野生亞洲象僅分布在云南省南部與緬甸、老撾接壤的邊境地區,數量稀少且屢遭非法獵殺。因此,亞洲象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以彰顯其珍貴的生態價值。

亞洲象的珍貴與瀕危
亞洲象,這一被譽為“陸地上的巨無霸”的珍稀動物,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盡管它們的體型龐大,擁有長達1米多的象牙和穩健的四肢,但這些都無法抵擋人類活動的沖擊。在東南亞的一些國家,家象和役象雖多,但野生種群卻因棲息地喪失、非法獵殺等種種原因而日漸稀少。在中國,野生亞洲象僅分布在云南省南部與緬甸、老撾接壤的邊境地區,數量稀少且屢遭非法獵殺。因此,將亞洲象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不僅是對其珍貴生態價值的認可,更是對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期許。

來源: 寧波科學探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