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學的復雜版圖中,肺動脈高壓宛如一位隱匿的“沉默殺手”,悄無聲息地威脅著人們的健康,尤其是老年人的生命質量。很多老年人可能經常聽到高血壓,對其有所了解,卻對肺動脈高壓知之甚少,甚至從未聽聞。那么,肺動脈高壓究竟是什么呢?
▏****什么是肺動脈高壓
從專業角度來講,肺動脈高壓是一種由多種已知或未知原因引起的肺動脈壓異常升高的病理狀態。簡單來說,就是從心臟向肺部輸送血液的肺動脈壓力異常增高。其血流動力學診斷標準為:在海平面、靜息狀態下,通過右心導管檢查測量平均肺動脈壓(mPAP≥25mmHg。這一檢查是確診肺動脈高壓的金標準,不過由于它屬于有創檢查,所以在初步篩查時,醫生常常會先使用超聲心動圖等無創手段。當超聲心動圖估算肺動脈的收縮壓大于50mmHg時,就需要高度懷疑肺動脈高壓,進而可能需要進行右心導管檢查來進一步確診。
很多人容易將肺動脈高壓和常見的高血壓混淆,雖然它們都涉及“高壓”二字,但實則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病癥。我們平常所說的高血壓,指的是體循環動脈血壓增高,主要特征是收縮壓大于等于140mmHg,舒張壓大于等于90mmHg。而肺動脈高壓,僅僅是肺循環的壓力升高,如同肺部血管這條“支路”上出現了嚴重的“堵塞”。高血壓大多屬于原發性疾病,遺傳、不良生活習慣等是常見病因,而肺動脈高壓大多屬于繼發性疾病,常常繼發于其他疾病,像肺心病、肺纖維化、先天性心臟病、肺栓塞等。并且,高血壓的診斷方式相對簡單,通過日常的血壓監測即可;而肺動脈高壓的診斷則復雜得多,除了前面提到的超聲心動圖和右心導管檢查,還可能需要結合胸部CT及MRI、心電圖等多種檢查結果來綜合判斷。
▏****肺動脈高壓的危害
一、身體機能衰退的加速器
對于老年人而言,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機能本就處于逐漸衰退的過程,而肺動脈高壓無疑是雪上加霜,成為了身體機能衰退的“加速器”。
呼吸困難是肺動脈高壓最早出現且最常見的癥狀,這也是導致老年人身體機能快速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起初,這種呼吸困難可能只在劇烈運動時出現,比如爬樓梯、快步走等,但隨著病情的進展,日常的簡單活動,如穿衣、洗漱、吃飯,甚至是安靜休息時,都可能讓老年人感到呼吸急促、氣短。這是因為肺動脈壓力升高,使得右心需要花費更大的力氣才能將血液泵入肺部,導致心臟負荷加重,肺循環淤血,氣體交換受阻。而頻繁的呼吸困難,會讓老年人逐漸減少活動量,活動耐力大幅下降。原本每天還能去公園散步鍛煉的老人,可能因為呼吸困難,只能整日坐在家中,活動范圍越來越小。長期缺乏運動,又會進一步導致肌肉萎縮、骨骼鈣質流失,身體的各項機能得不到鍛煉和維持,從而加速衰退。身體各器官也會因為得不到充足的氧氣和營養供應,功能逐漸受損。大腦可能會因為缺氧而出現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等情況;腎臟可能會因為灌注不足,導致腎功能下降,出現尿量減少、水腫等癥狀。
二、心臟的沉重“枷鎖”
肺動脈高壓就像是給老年人的心臟套上了一副沉重的“枷鎖”,極大地增加了心臟的負擔,嚴重威脅著老年人的生命健康。
我們知道,右心室的主要功能是將靜脈血泵入肺動脈,然后血液在肺部進行氣體交換,獲取氧氣,排出二氧化碳。當肺動脈高壓發生時,肺動脈的壓力升高,右心室向肺動脈泵血的阻力就會增大。為了克服這種阻力,維持正常的血液循環,右心室不得不更加努力地工作,肌肉逐漸肥厚,就像一個人長期負重鍛煉,肌肉會變得發達一樣。但這種代償是有限度的,隨著病情的持續進展,右心室的負擔越來越重,心肌會逐漸受損,收縮和舒張功能都會下降,最終導致右心衰竭。
右心衰竭一旦發生,會出現一系列嚴重的癥狀。首先是體循環淤血,胃腸道及肝臟淤血會引起腹脹、食欲缺乏、惡心、嘔吐等消化系統癥狀,這會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營養攝入,導致身體更加虛弱;體靜脈壓力升高使軟組織出現水腫,表現為始于身體低垂部位的對稱性凹陷性水腫,比如雙下肢水腫,用手指按壓,會出現明顯的凹陷,且久久不能恢復,嚴重時還可能出現胸腔積液、腹水,進一步加重呼吸困難;頸靜脈搏動增強、充盈、怒張也是右心衰竭的主要體征之一,肝頸靜脈反流征陽性則更具特征性。右心衰竭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會迅速惡化,嚴重威脅老年人的生命安全,隨時可能導致生命終結。
▏****肺動脈高壓的治療困境
一、藥物選擇的匱乏
在較早時期,傳統的治療藥物如鈣通道阻滯劑,雖然能夠擴張血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肺動脈壓力,但它的適用范圍非常狹窄,僅對少數急性肺血管擴張試驗結果陽性的患者有效,對于大多數肺動脈高壓患者來說,幾乎起不到什么治療作用。而且,鈣通道阻滯劑還存在著諸多副作用,像低血壓、心動過速、頭痛、面部潮紅等,這些副作用不僅會讓患者感到不適,還可能影響患者對藥物的依從性,導致患者難以堅持治療。
二、經濟負擔的重壓
治療肺動脈高壓的藥物不僅種類有限、療效受限,其價格更是讓眾多患者家庭望而卻步,成為了壓在患者家庭身上的一座沉重的大山。
以曾經的波生坦為例,這是一種內皮素受體拮抗劑,在治療肺動脈高壓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然而,它的價格卻高得驚人,一盒(56粒)售價曾高達19980元 ,對于大多數普通家庭來說,這無疑是一筆天文數字。而患者每月需要服用14粒左右,僅僅這一種藥物,每月就需要花費數千元。再加上其他輔助藥物以及定期的檢查費用,患者家庭每年的醫療支出少則數萬元,多則十幾萬元甚至更高。這對于那些沒有穩定收入來源的家庭,或者本身經濟條件就比較困難的家庭來說,是根本無法承受的。為了支付高昂的藥費,許多家庭不得不四處借錢,背負上沉重的債務;有的家庭甚至為了省錢買藥,節衣縮食,生活質量急劇下降。
▏****治療熱點聚焦
隨著醫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和技術的持續進步,肺動脈高壓的治療領域迎來了新的曙光,一系列治療熱點逐漸浮現,為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
一、新型靶向藥物的研發熱潮
在肺動脈高壓的治療中,靶向藥物一直是研究的重點領域。近年來,針對經典靶點以及新靶點,研發出了眾多新型藥物,在肺動脈高壓的治療天空中閃耀著希望的光芒。一些靶向藥已經進入臨床階段。
二、介入治療的創新嘗試
除了藥物治療,介入治療作為肺動脈高壓治療的重要手段,近年來也在不斷創新和發展,為那些無法耐受藥物治療或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途徑。
肺動脈去神經支配術(PADN)是一種新型微創血管內導管介入治療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射頻消融術阻斷肺血管內膜交感神經。肺血管系統主要由交感神經支配(約71%),其分支形成外膜神經叢,釋放血液循環中>40%的兒茶酚胺。在肺動脈高壓患者中,交感神經活性和循環中兒茶酚胺的含量均增加,交感神經過度激活在肺動脈高壓的病理生理過程中起關鍵作用。通過PADN阻斷交感神經,可以降低肺動脈壓力,延緩疾病進展。PADN治療3年死亡率也為17.6%,這表明該治療方法具有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經皮房間隔造瘺術(BAS)最早應用于小兒先天性心臟病大動脈轉位的患者,以緩解肺動脈高壓、爭取手術機會,目前在終末期肺動脈高壓患者中也有應用。其原理是通過在房間隔上制造一個瘺口,使一部分血液從右心房直接流入左心房,從而減輕右心房和右心室的壓力負荷,增加左心房和左心室的充盈,改善心輸出量。在操作時,通常采用小球囊逐級擴張的方式來造瘺。歐洲呼吸雜志曾發表研究顯示,普通肺動脈高壓患者平均生存時間為2.5年,房間隔造瘺組平均生存時間為5年;房間隔造瘺+靶向治療組平均生存時間達7-8年,這充分展示了經皮房間隔造瘺術在改善重癥肺動脈高壓患者預后方面的顯著效果。
三、中國原創技術肺動脈去神經術(PADN)
肺動脈去神經術(PADN)作為一項中國原創技術,在肺動脈高壓治療領域中異軍突起,展現出了獨特的優勢和廣闊的應用前景,為肺動脈高壓患者帶來了新的曙光。
其原理基于對肺動脈高壓發病機制的深入研究,我們知道,肺血管系統主要由交感神經支配(約71%),在肺動脈高壓患者中,交感神經活性和循環中兒茶酚胺的含量均增加,交感神經過度激活在肺動脈高壓的病理生理過程中起關鍵作用。PADN正是利用射頻消融術阻斷肺血管內膜交感神經,當近端肺交感神經被消融后,肺動脈的張力降低,血管擴張,從而使肺動脈壓力下降,達到治療肺動脈高壓的目的。
2024年6月25日,國家呼吸醫學中心中日友好醫院肺栓塞與肺血管病團隊、肺血管介入團隊成功為2例藥物治療效果欠佳的高危肺動脈高壓患者實施了肺動脈去神經術(PADN)。其中一位患者李某,35歲,男性,主訴活動后呼吸困難7年,入院診斷為動脈性肺動脈高壓。他此前應用三聯靶向藥物治療后,效果仍不理想,病情持續加重,術前檢查示肺動脈收縮壓(sPAP)91mmHg;肺動脈平均壓(mPAP)70mmHg;心排量(CO):3.1L/min,病情較重。另一位患者秦某,41歲女性,主訴胸悶、氣短4年,再發伴下肢水腫半月,入院診斷為動脈性肺動脈高壓,心功能為III級(WHO分級),術前應用三聯靶向藥物聯合治療,效果不佳,仍間斷出現心功能不全加重,術前檢查示肺動脈收縮壓(sPAP)83mmHg;肺動脈平均壓(mPAP)49mmHg;心排量(CO):3.7L/min,CTA顯示肺動脈干明顯增寬,右心增大。面對這兩位病情棘手的患者,中日友好醫院的專家團隊在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南京醫院成功為他們實施了PADN手術。
在手術過程中,患者在清醒狀態下接受治療,醫生首先在局部麻醉下穿刺大腿根部的靜脈,放入鞘管,通過鞘管完成肺動脈造影和右心導管檢查取得數據后,送入一根特制的消融導管到達肺動脈特殊位置。僅需每次120秒的3次消融操作,即可完成消融手術。手術中患者可以與術者正常溝通交流,消融過程中僅有數秒的輕度胸痛,每臺消融治療操作時間均不到1小時。兩位患者術后肺動脈壓力或心輸出量CO等血流動力學指標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手術團隊將進一步通過3-6個月密切隨訪觀察患者右心功能持續改善以獲得更好的預后。這兩例PADN的順利實施,不僅展示出中日友好醫院肺血管介入團隊在治療肺動脈高壓方面的深厚實力和高超的技術水平,也為肺動脈去神經術(PADN)的臨床應用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老年患者的希望與未來
肺動脈高壓的治療領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新型靶向藥物的不斷涌現,憑借其獨特的作用機制和顯著的療效,為患者帶來了新的生機;介入治療的創新嘗試,像肺動脈去神經術(PADN)和經皮房間隔造瘺術等,也為那些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開辟了新的治療途徑。這些突破和進展,讓我們看到了戰勝肺動脈高壓的希望曙光。
對于老年肺動脈高壓患者來說,積極面對疾病至關重要。首先,要保持樂觀的心態,不要被疾病嚇倒。很多研究都表明,積極的心理狀態有助于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患者可以多與家人、朋友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也可以參加一些患者互助組織,與其他患者相互鼓勵、相互支持。其次,要嚴格遵循醫生制定的治療方案,按時服藥,定期復查。藥物治療是肺動脈高壓治療的基礎,患者一定要按照醫囑按時按量服藥,不要自行增減藥量或停藥,以免影響治療效果。定期復查也非常重要,通過復查,醫生可以及時了解患者的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方案,確保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定期體檢和篩查對于老年人預防肺動脈高壓也有著重要意義。建議老年人每年進行一次全面的體檢,包括心電圖、胸部X線、肺功能檢查、心臟超聲等項目,以便早期發現潛在的健康問題。對于那些有慢性肺部疾病、心臟病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更要密切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定期進行相關檢查,及時治療基礎疾病,降低肺動脈高壓的發生風險。
雖然肺動脈高壓仍然是一個嚴峻的健康挑戰,但隨著醫學的不斷進步,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未來,肺動脈高壓將不再是無法攻克的難題,老年患者也能夠擁有更加健康、美好的生活。
(圖片源自網絡)
作者 | 寒梅執業藥劑師,就職于知名國家三甲醫院三十余年,擁有豐富醫護經驗。曾多次代表院方外出交流學習,食品衛生與營養學方面專家,擁有國家級營養師資質,科普愛好者。
初審 | 陳嘉琦、李書豪復審 | 魏星華
終審 | 韓永林
來源: 吉林科普微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