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農歷六、七月份,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高、濕度大、悶熱難耐,在中醫學理論中,稱之為“長夏”。

“長夏”始于盛夏而止于秋涼,占一年間的中央時段。大多數農作物在此時正處于轉化和成熟、孕育籽實的階段,按照農作物在一年中“生長化收藏”的生長規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皆以長夏之化為中心。

四時若無長夏為之化,則草木雖繁茂而果實不成,秋既無收,冬亦無藏。

來源:中國中醫微信公眾號

來源: 中國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