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明星楊迪在節目上自曝了一場錯誤的服藥經歷:他因食用生腌導致腹瀉,次日乘坐高鐵時,為圖省事,想著先干吃蒙脫石散再喝水。沒想到,蒙脫石散入口后,遇唾液迅速膨脹,充滿咽喉及鼻腔,引發短暫窒息。他劇烈咳嗽后噴出藥粉,但喉嚨仍被糊住,喝水難咽,他后怕地說,“像從鬼門關走一遭”。

為什么干吃蒙脫石散會導致窒息?蒙脫石散應該如何正確服用?還有哪些類似的用藥禁忌?在此,進行系統梳理。

蒙脫石散為什么不能干吃?

蒙脫石散是一種天然礦物類藥物,適用于成人及兒童的急、慢性腹瀉。其主要成分是蒙脫石的微粒粉劑。它就像一塊“超級海綿”,能吸附腸道內的病毒、細菌及其產生的毒素,通過腸道排出體外,并減少水分丟失。同時,它還能在腸道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幫助腸道恢復正常功能。

作為粉末狀顆粒劑型,蒙脫石散具有很強的吸附性、吸水性和膨脹性。干吃時,藥物會迅速吸收口腔和咽喉中的唾液,形成團狀物,堵塞食道和咽喉,甚至可能擴散到鼻腔,引發嗆咳、窒息風險。此外,干吃還可能導致藥物在食管內殘留,刺激食管黏膜。

除了蒙脫石散外,其他類似的干燥粉末狀制劑,均不宜直接吞服,因為這類散劑顆粒小,干吃極容易吸入呼吸道,進入呼吸道后會增加氣道阻塞風險,導致刺激性咳嗽,甚至氣管痙攣,產生窒息感。

蒙脫石散的正確用法

蒙脫石散的正確用法可記住以下四句話:“先放水,后放藥,攪一攪,快喝掉。”

由于蒙脫石散不溶于水,因此用先放入50毫升溫開水,再加入一袋3克的蒙脫石散,攪拌均勻形成混懸液,以保證藥物濃度一致。

蒙脫石散宜空腹服用,通常在用餐前、后的2小時。注意服用時不能只喝上清液!服用前一定要攪勻!

蒙脫石散和抗菌藥物等其他藥品聯用時,最好間隔一段時間,以免影響其他藥物的吸收和療效。

蒙脫石散單次使用劑量過大、服用間隔時間過短、療程過長等,可能會引起便秘、大便干結等不良反應,因此應嚴格按照說明書或遵醫囑使用,切不可自行增加或減少給藥劑量,當腹瀉有改善,大便質地變稠、厚即可停藥。

多重適應證聯用方案梳理

不止腹瀉,蒙脫石散聯用其他藥物對多種常見病有效果,以下是相關聯用方案的梳理:

藥物聯用順序不能亂

在藥物聯用時,由于蒙脫石具有強大的吸附作用,往往會影響其他藥物在腸道中的吸收,對于大部分的藥物,建議先服用這些藥物,再服用蒙脫石散,以此來減少蒙脫石散對藥物的吸附作用。

1. 與抗菌藥物聯用

建議先服用抗菌藥物,間隔至少1~2小時,抗菌藥物得以吸收再服用蒙脫石散。

原理:抗菌藥物殺滅細菌后,使用蒙脫石散吸附被殺滅的病原微生物及其產生的各種毒素,可隨腸道蠕動排出體外。

2. 與益生菌制劑聯用

建議先服用蒙脫石散,再服用益生菌制劑,兩者用藥間隔至少2小時。

原理:先利用蒙脫石散對消化道黏膜的覆蓋保護和吸附病原菌的功能,再使用益生菌幫助腸道恢復正常菌群,以改善腸道菌群的紊亂。

3. 抗菌藥物+蒙脫石散+微生態制劑

先服用抗菌藥物,2小時后服用蒙脫石散,再過2小時服用微生態制劑。

4. 與其他藥物聯用

蒙脫石散會影響鋁制劑、鎂制劑、鈣劑等藥物的吸收;胃酸抑制劑如碳酸氫鈉片、鋁碳酸鎂片、復方氫氧化鋁片、質子泵抑制劑等藥物與蒙脫石散也存在相互作用,建議先服用此類藥物,間隔1~2小時再服用蒙脫石散。

特殊劑型用藥安全指導

據了解,很多家庭常備藥的錯誤使用導致的健康風險常被嚴重低估,掌握正確的給藥方式、嚴格按照藥品說明書給藥至關重要。

泡騰片類

泡騰片類藥品(如維生素C泡騰片、阿司匹林泡騰片等)不可直接吞服。必須先將泡騰片放入足量(一般為100 - 150 ml)溫開水中,待其完全溶解且無氣泡產生后方可飲用。

特別提示:泡騰片遇水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若直接吞服會在口腔和胃內迅速產生氣體,可能導致窒息等嚴重后果。

緩釋、控釋片類

大部分緩、控釋片(如硝苯地平控釋片、格列吡嗪控釋片等)不可研磨或掰開服用。

特別提示:一旦咬碎、掰開、研磨服用藥物,緩、控釋片的技術被破壞,藥物將不再受到控制。倘若大劑量的藥物瞬間釋放到體內,會造成體內藥物濃度急速升高,從而出現不良反應,嚴重時可能有生命危險。特別對于研磨給藥的患兒以及鼻飼給藥患者的家屬尤其注意使用藥物是否包含“緩釋片”“控釋片”字眼。

腸溶片類

腸溶片(如阿司匹林腸溶片、艾司奧美拉唑腸溶片等)不可掰開服用。一般空腹服用(飯前半小時或飯后2小時),以求藥物迅速到達堿性的腸部進行釋放。

特別提示:有腸溶包衣或腸溶膠囊殼,不能掰開服用,否則藥物會在胃部釋放,而造成刺激或在胃部酸性的環境下被破壞。

喝什么水送服藥?大有講究

有些人覺得藥片苦,于是就著果汁、牛奶、咖啡、茶一起服用,甚至為了方便,一邊喝啤酒一邊就把藥吞下去了。但喝什么送服藥確實大有講究,不少飲品跟藥物同時服用都會影響藥物的吸收,甚至發生相互作用而導致藥效降低。以下是不同藥物的送服建議:

一、常規藥物送服

溫開水

是大多數藥物的最佳選擇,尤其適合抗生素、維生素、普通感冒藥等。水溫以40℃左右為宜,既能幫助藥物順利通過食道,又能避免高溫破壞藥物成分。

× 果汁

可能與藥物發生化學反應,降低藥效,尤其葡萄柚汁可能影響降壓藥、降脂藥等。

× 牛奶

會與抗生素、鐵劑等結合,影響吸收,除非藥物說明書明確允許。

× 茶水

鞣酸可能與藥物形成沉淀,影響療效,尤其含鐵、鈣的藥物。

× 咖啡

可能干擾藥物代謝,與鎮靜藥、解熱鎮痛藥等同服可能加重副作用。

二、特殊藥物送服

補腎藥

如六味地黃丸,可用淡鹽水送服,引藥入腎,增強療效。

止咳藥

如止咳糖漿,服用后不宜立即喝水,以免沖淡藥物在咽喉部的保護膜,影響止咳效果。

胃黏膜保護劑

如硫糖鋁,需少量水送服,服藥后半小時內盡量少喝水,避免破壞保護膜。

活菌制劑

如雙歧桿菌,可用溫牛奶送服,但牛奶溫度不宜超過40℃,保護活菌活性。

三、注意事項

水量:一般藥物需150-200毫升水送服;膠囊類建議300毫升以上,避免卡在食道。

水溫:助消化藥、維生素類、活疫苗等不宜用熱水送服,以免破壞活性。

時間間隔:服藥后2-3小時內避免飲用果汁、咖啡等飲品,減少相互作用風險。

總之,服藥時優先選擇溫開水,遵循藥物說明書或醫生建議,特殊藥物需特殊處理。若有疑問,及時咨詢藥師。

來源: 康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