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注意了!

近期多地發生洪澇災害,

提醒大家:被洪水泡過的飲料,

即便沒有開封,

也得果斷說"拜拜",

洪水在攜帶泥沙的同時,

還可能攜帶,

生活垃圾、廢水等各類污染物,

會進入瓶內造成污染,

那么,未開封的飲料是如何被污染的?

洪水過后,又該如何安全用水呢?

飲料瓶:看似嚴實,實則漏洞百出

洪水會攜帶細菌、病毒等微生物,以及各種污染物。洪災后,霍亂、感染性腹瀉、手足口病、細菌性痢疾、急性出血性結膜炎等疾病極易發生。

可能有人疑惑,

沒開封的飲料怎么會被污染?

其實,洪水接觸飲料瓶時,會通過瓶口螺紋的狹窄縫隙滲進包裝里。這是一種叫“毛細管作用”的現象 —— 液體自身的內聚力和與容器壁的黏附力共同作用,讓污染物能突破密封,悄悄進入瓶內。

圖源:央視新聞

此外,洪水中的污物還會附著在包裝表面,尤其是在瓶蓋和瓶口的螺紋處。開啟瓶蓋時,污染物也可能會被帶入瓶內。

災后用水:這些坑,千萬別踩

想喝水?記住"三不原則",保你平安:

**不碰生水:**地表水、雨水、洪水看著清澈,實則可能藏著"億萬細菌軍團";

**不省事兒:**刷牙洗臉洗碗?燒開再說!別讓病菌借著這些機會"偷襲"你;

**不瞎湊合:**選瓶裝水、桶裝水時,先給包裝來個"全身檢查",被水泡過的直接pass。

洪水過后,安全指南請碼住

1

飲食篇:嘴巴要"挑食",

小命才長久。

被洪水泡過的食物?扔!哪怕是密封的罐頭也別抱僥幸心理,病菌可不管你包裝多嚴實。做飯的鍋碗瓢盆,必須先洗再消毒,不然病菌可能跟著飯菜進肚子,讓你上吐下瀉,悔不當初。

圖源:央視新聞

2

居住篇:房子也要"體檢",

不然可能出大事。

先看結構:墻裂了、屋頂漏了?趕緊找專業人士來瞅瞅,別拿自己當"人體承重墻"。

不懂就問:洪水過后,被泡過的房子能住人嗎?

點擊鏈接,查看詳細推文

電器別任性:**屋里有水時千萬別碰插座,通電前一定要確認安全,**不然可能直接變"閃電俠",那畫面可一點都不酷。

3

防蚊蟲:給它們"斷糧",

還自己清凈。

積水處是蚊子的"幼兒園兼繁殖基地",驅蚊劑、蚊帳趕緊安排上!食物要扣緊防蠅罩,看見老鼠異常增多,立馬給有關部門打電話 —— 這可不是小事兒,老鼠軍團的破壞力堪比"微型洪水"!

圖源:央視新聞

另外,在血吸蟲病流行區**,不接觸疫水是預防血吸蟲病最好的方法。**接觸了疫水應主動去“血防”部門進行檢查,發現感染應早期治療,防止發病。

最后劃重點:如果出現發燒、拉肚子等癥狀,別硬扛,趕緊找醫生!畢竟洪水過后,病菌也在"擴招",咱們得比它們更警惕才行~

快轉發給家人朋友,

讓更多人躲開這些"洪水后遺癥",

平安度過災后恢復期!

來源: 文字圖片來源參考: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