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選擇更適合當地土壤和氣候條件的砧木,需結合當地核心環境限制因素(如溫度、降水、土壤酸堿度、肥力等),并匹配栽培目標(如樹勢、結果期、抗逆性需求),具體可按以下步驟操作:
一、明確當地核心環境限制因素
1. 氣候因素
?**低溫凍害:**北方寒冷地區(如神木、府谷)需優先選擇耐寒砧木。
例如:
?極寒區(-30℃以下):可選用山定子、西伯利亞海棠等,耐寒性極強;
?中寒區(-20℃至-30℃):SH系、GM256等半矮化砧木,耐寒性優于M系(如M9耐寒性弱,-15℃以下易受凍)。
?**高溫高濕:**南方濕熱地區(如長江流域)需選擇耐濕熱、抗根腐病的砧木,如湖北海棠、三葉海棠,避免使用易爛根的M系矮化砧。
?**干旱/降水:**干旱少雨區(如禮泉北部旱塬)優先選耐旱砧木,如新疆野蘋果、SH系(耐旱性較強);多雨澇區及平原灌溉區需選耐澇砧木,如圓葉海棠、滇池海棠,避免用山定子(耐旱但極不耐澇)。
?**光照:**光照不足地區(如狹窄溝道地)需選對光照敏感度低的砧木,如MM106(對弱光適應性較強),避免用強喜光但易徒長的喬化砧。
2. 土壤因素
?土壤酸堿度(pH值
?酸性土(pH<5.5):選耐酸性砧木,如湖北海棠、三葉海棠(抗缺鐵黃化);
?堿性土(pH>8.0):選耐鹽堿砧木,如SH系、圓葉海棠(耐pH≤8.3),避免用山定子(易缺鐵黃化)。
?土壤肥力與質地:
?貧瘠/沙質土:選深根性、耐貧瘠砧木,如山定子、新疆野蘋果(根系發達,吸收能力強);
?肥沃/黏重土:選淺根性、控旺砧木,如M9、M26(避免樹勢過旺),但需注意黏重土需改良排水(否則易爛根)。
?**土壤鹽堿/重金屬:**鹽堿地優先SH系、圓葉海棠;輕度重金屬污染區可選用耐鎘、鉛的砧木(如部分海棠雜交種,需具體篩選)。
二、結合栽培目標與品種特性
1. 樹勢控制需求:
?需矮化密植、早結果:選矮化砧(M9、T337)或半矮化砧(SH系、MM106),適合土壤肥沃、管理精細的地塊;
?需喬化大樹、耐粗放管理:選山定子、海棠實生砧,適合貧瘠或偏遠地塊。
2. 品種親和性:
?不同品種與砧木親和性差異大(如“嘎啦”與M系親和性好,“小國光”與SH系更適配),需優先選擇當地主栽品種的“經典組合”(可咨詢農技站或老果農)。
3. 抗病蟲害需求:
?根癌病高發區:選抗根癌病的砧木,如MM106、CG系列;
?根腐病高發區(多雨、黏重土):選抗根腐病的圓葉海棠、滇池海棠。
三、參考當地成功案例與試驗數據
**1. 優先本地馴化砧木:**當地長期栽培的砧木(如北方的山定子、黃河流域的平邑甜茶)經過自然篩選,適應性往往更可靠。
**2. 借鑒鄰近產區經驗:**氣候、土壤相似的地區(如同屬黃土高原產區)的成功砧木組合,可直接參考。
**3. 小范圍試種驗證:**若引入新品種或砧木(如進口矮化砧),先進行1-2年小面積試種,觀察其越冬性、抗病性、生長表現后再規模化應用。
四、總結選擇邏輯
**1. 排除法:**先根據核心限制因素(如極端低溫、土壤pH)排除不適應的砧木(如北方排除M9,酸性土排除山定子);
**2. 匹配法:**在剩余砧木中,按栽培目標(早果/喬化、密植/稀植)和品種親和性篩選;
**3. 驗證法:**結合本地案例或試種結果,確定最終砧木。
例如:
大荔縣(溫帶、沙壤土、pH7.5-8.3、需早果豐產):優先SH系、M9T337(與紅富士親和性好,耐當地氣候);
陜西延安(黃土高原、干旱、溫差大):SH系、MM106(耐旱、耐寒,適合富士、嘎啦);
四川阿壩(高海拔、低溫、酸性土):湖北海棠實生砧(耐酸、耐寒,適配當地小蘋果品種)。
通過以上步驟,可最大程度保證砧木與當地環境“適配”,為果樹生長和豐產奠定基礎。
來源: 一線實踐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