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生育問題,越來越多的人變得容易焦慮,甚至有些人懷孕后會被要求盡量減少活動。筆者平時也會被患者提問:我平時比較喜歡鍛煉身體,現在懷孕了,還可以繼續運動嗎?基于此,本文將對相關問題進行解答,助力孕婦做出安全、有益的運動決策。

▌懷孕了是否能運動?

妊娠期運動可通過加強機體肌肉力量緩解疼痛、減輕關節水腫,增強孕婦產程和分娩的體力,進而促進分娩、減少剖宮產。同時,妊娠期運動還可改善孕婦情緒、減少抑郁。更加重要的是,妊娠期適當運動可以控制孕婦妊娠期體重過度增長,減少胰島素抵抗,預防妊娠期糖尿病、子癇前期等妊娠并發癥,從而改善母兒預后,保障母嬰安全和健康。因此,絕大部分的孕婦都是可以運動的,但如果有以下情況:嚴重心臟或呼吸系統疾病,重度子癇前期/子癇,未控制的高血壓、甲狀腺疾病、1型糖尿病,多次流產史,宮頸機能不全,持續陰道流血,先兆早產,前置胎盤,胎膜早破,重度貧血,胎兒生長受限,多胎妊娠(三胎及以上)等,除日常活動外,不建議進行規律運動。

▌懷孕了可以進行哪些運動?

妊娠期的運動形式包括有氧運動及抗阻力運動。推薦的運動形式包括步行、游泳、固定式自行車運動等。對于孕前就有規律運動習慣且健康沒有妊娠合并癥的孕婦,在妊娠期亦可繼續孕前的運動。建議孕婦每周至少進行3~5 d的盆底肌肉訓練,如凱格爾運動,以減少產后尿失禁的風險。

應避免有身體接觸、快速移動、跳躍等有摔倒及受傷風險的運動,比如打網球、打羽毛球、滑雪、競技性籃球、排球、足球等。避免高難度的瑜伽動作,避免容易引起靜脈回流減少和低血壓的仰臥位運動(如舉重、仰臥起坐等),避免在高海拔地區運動。妊娠期間,尤其是妊娠早期,應避免引起母體體溫過高的運動,如高溫瑜伽或普拉提,孕婦體溫每上升0.5 ℃,胎兒的心跳會增加10~20次,這會相對增加胎兒狀況的不穩定性。

▌孕婦的運動強度如何掌控?

孕期運動以中等強度為宜,即運動時心率達到心率儲備的60%~80%,或感知運動強度評分應為13~14分,即其對自我運動強度的感受為有點困難,但仍可以在運動的時候與人交談。無運動禁忌證的孕婦,建議妊娠期每周進行5 d、每次持續30 min的中等強度運動。妊娠前無運動習慣的孕婦,妊娠期運動建議從低強度開始,循序漸進,逐漸加強運動強度。運動的目的是獲得良好的感覺,而不是減肥。在妊娠中晚期,子宮過度增大,張力和負荷增加,運動量應適當減少,不需要為了順產而特意去鍛煉。

▌孕期運動注意事項

當孕婦運動時出現以下情況,應停止運動:陰道出血、規律并有痛覺的宮縮、胎膜早破、呼吸困難、頭暈、頭痛、胸痛、肌肉無力影響平衡等。

運動時心率需在140次/min內,若是超過此范圍,準媽媽的血流量較高,血管可能負荷不了。

運動過程中應保持充足的水分供給,穿吸汗散熱、寬松的衣服,避免在高溫和高濕度環境中運動;在任何運動過程中應包含熱身和舒緩放松環節。若沒有做好暖身運動,很容易在運動過程中造成肌肉、關節的拉傷、抽筋。

(作者:嘉興市婦幼保健院婦科 王曉霞)

來源: 中華醫學信息導報